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丘壑年来寄隐踪,安眠饱食养龙钟。
日由僮仆知生事,家信儿孙理户佣。
题句园林选脩竹,盼柯庭院爱孤松。
白头多少忘归客,雪佩霜珂老未慵。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宜閒》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联“丘壑年来寄隐踪,安眠饱食养龙钟”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享受宁静与安逸,生活节奏悠闲,仿佛岁月已成龙钟。颔联“日由僮仆知生事,家信儿孙理户佣”写出了诗人虽年事已高,但日常起居仍由仆人打理,家人通过书信传递家常,体现了家族的温馨与亲情。
颈联“题句园林选脩竹,盼柯庭院爱孤松”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他喜欢在园林中漫步,欣赏修竹的清雅,庭院里的一棵孤松更寄托了他对坚韧品格的崇尚。尾联“白头多少忘归客,雪佩霜珂老未慵”以“忘归客”自比,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迈,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知识文化的追求并未因岁月而减退,即使身着雪佩霜珂(可能象征清高或学识),也依然保持着积极的精神风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沈周晚年闲适而充实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坚守。
不详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坐对南山日自长,且将一静扫浮忙。
身安懒出谁能遣,门设常关亦不妨。
秋水止潭心共静,寒梅隔屋鼻参香。
未知乍暖初凉候,可有閒踪下草堂。
高怀已足见平生,利器如何假钝名。
事不争先让人做,心无著急信天成。
夔怜踯躅宁忘步,鳖跛蹒跚亦有程。
如此迟迟吾自得,青松看取雪中荣。
黄尘不是海,特地为人深。
浮世有穷日,劳生无止心。
从容一樽酒,消散五弦琴。
会得其中趣,悠悠万虑沈。
十载飞尘双足黄,谁知屋里有沧浪。
静时觉得忙时错,一日还如两日长。
行遇好山须命酒,坐因芳树便移床。
白头短杖南塘路,我欲来谈华子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