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作闵雨诗是夕遂澍雨夜中喜不能寐起作喜雨诗

南风吹雨下田塍,田父伸眉愿力耕。

麰麦明年应解好,帘栊今夜不胜清。

直须洗尽焦枯意,不厌屡闻飘洒声。

黄卷腐儒何所用,惟将歌咏报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南风带着雨水吹过田埂,农夫舒展眉头渴望辛勤耕耘。
小麦预计明年会丰收,今晚的窗户透出清冷的月光。
我只愿洗去心中的疲惫,不厌其烦地倾听雨声的飘落。
我这个满腹经纶的腐儒有何用处,只愿以诗歌歌颂太平盛世。

注释

田塍:田埂,田间的小路或埂子。
伸眉:舒展眉头,表示满意或期待。
麰麦:古代的一种谷物,类似大麦。
帘栊:窗户,中国古代对窗的称呼。
焦枯:形容心情或事物干涸、缺乏生机。
飘洒声:指雨声。
黄卷:泛指古籍,因古书多写在黄色竹简上。
腐儒:自谦之词,指自己学问虽深但无实际用途的人。
升平:太平盛世,社会安宁和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春雨降临农田的场景,诗人黄庭坚以田父(农夫)的视角来表达喜悦之情。"南风吹雨下田塍"形象地写出雨点随风洒落的情景,田父因这场及时雨而舒展眉头,期待来年丰收。"麰麦明年应解好"预示着小麦将茁壮成长,丰收在望。

诗人进一步强调雨的清新,"帘栊今夜不胜清",意味着连夜晚的室内也感受到雨带来的凉爽与宁静。他深感这场雨能洗去干旱的疲惫,"洗尽焦枯意",对雨声的聆听更显其欣喜。最后,诗人以"黄卷腐儒何所用,惟将歌咏报升平"表达自己虽身为书生,但面对丰年,唯有通过诗歌来歌颂太平盛世,抒发内心的喜悦和对国家安宁的感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热爱。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春祀分得叶公庙双凫观

春将祠事出门扉,宫殿参差缭翠微。

清晓风烟迷部曲,小蹊桃杏挂冠衣。

叶公在昔真龙去,王令何时白鹤归。

糟魄相传漫青史,独怀千古对容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雪呈张仲谋

暮雪霏霏若撒盐,须知千陇麦纤纤。

梦阑半枕听飘瓦,晓起高堂看入帘。

剩与月明分夜砌,即成春溜滴晴檐。

万金一醉张公子,莫道街头酒价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四)

任世万钧重,载言以为轩。

空文误来世,圣达欲无言。

咸池浴日月,深宅养灵根。

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癸亥立春日煮茗于石池寺见庚戌中盛二十舅中叔为县时题名叹此寺不日而成哀县学弊而不能复

中叔风流映江左,当年桃李自光辉。

看成佛屋上云雨,不忍学宫荒蕨薇。

人物深藏青白眼,官联曾近赭黄衣。

蛛丝柱后惠文暗,憔悴今乘别驾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