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感遇(其三)》,是明代诗人许景樊所作。诗中以梧桐和凤凰为引子,描绘了一幅自然与生命和谐共存的画面。
首先,梧桐生长在峄阳,象征着生命的根基与环境的和谐。凤凰飞翔于梧桐之旁,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更寓意着吉祥与尊贵。凤凰与梧桐的结合,展现了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接着,诗中提到凤凰的羽毛色彩斑斓,鸣叫声悦耳动听,栖息在千仞之高的山冈上,展现出其高洁与自由的形象。这种对凤凰的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寄托了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折,通过对比,揭示了另一种生存状态。稻梁虽是其他鸟类的食粮,但对凤凰而言并非追求的目标,它更倾向于食用竹实。这一细节凸显了凤凰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精神追求,强调了其不为世俗所动的高雅情操。
最后,诗人以梧桐树枝上栖息的鸱与鸢作为反衬,表达了对凤凰独特生活方式的感慨。鸱与鸢的贪婪与低俗,与凤凰的高洁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凤凰形象的崇高与纯净。
综上所述,《感遇(其三)》通过梧桐、凤凰、鸱与鸢等意象,巧妙地构建了一个自然与生命、理想与现实交织的意境。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和谐共生,更蕴含了对高尚品质的颂扬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