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叶台山太师二首(其二)赋得大姥还丹

西来岳色彩云间,神母曾闻就大还。

自是鼎铉分圣寿,非关药饵驻红颜。

千秋元老名知重,八极仙灵手自攀。

三十六峰明月夜,可容分席望仙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长寿者的赞美与敬仰,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对尊贵地位的推崇。首句“西来岳色彩云间”以壮丽的山岳起笔,暗示着神秘与崇高,随后提到“神母曾闻就大还”,将主题聚焦于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术,通过“大还”这一词汇,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长寿与归返。接下来,“自是鼎铉分圣寿,非关药饵驻红颜”两句,运用了“鼎铉”这一古代象征权力与稳定的关键元素,强调长寿并非偶然,而是由内在力量所决定,而非外在药物所能维持,进一步深化了对长寿本质的探讨。

“千秋元老名知重,八极仙灵手自攀”则通过“千秋元老”和“八极仙灵”的形象,展示了对长寿者的尊敬与崇拜,同时也暗示了其超越常人的智慧与修为。“三十六峰明月夜,可容分席望仙班”以自然美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表达了对长寿者能够与仙人共聚一堂的渴望与向往,最后以“分席望仙班”收尾,既是对长寿者的赞美,也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不仅展现了对长寿的向往,也体现了对尊贵地位与超凡智慧的崇敬,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463)

伍瑞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戏答刘孟生赠囊

碧窗明玉映朱丝,睡起临风写艳词。

内殿前生应画史,青楼今日谬情师。

曾传凤女吹新谱,亦教张郎善画眉。

能事此中君不信,请将如法试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李伯襄太史还朝便道访西湖终南诸胜

三城春草绿纷纷,万里扁舟此送君。

人在玉堂仙作吏,翰传金纸凤为文。

花连驿路莺声远,梦绕离亭叶影分。

便借子长游亦得,应知词赋愈淩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怀何龙友太史因李太史付寄

与君曾有十年期,今日真能称往时。

天下论才如尔少,匣中看剑喜吾知。

应教翰藻争金石,渐有风猷属鼎彝。

旧社李生还并署,春风岐路益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答欧嘉可欧嘉可自五羊来过村居时余方入城亦访嘉可不值嘉可有诗见怀赋此奉答

思君却向访柴关,何事君来又独还。

两地共悬招白社,三年空自忆青山。

梅花海上春愁远,明月尊前夜色闲。

可道佳期容再误,别来吾已鬓毛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