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固穷居士歌》描绘了一位固守清贫、超脱世俗的居士形象。首句“固穷居士黔娄风”,以古代贤者黔娄自比,表达其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鬓毛毵毵两耳聋”描绘了居士的外貌和性格特点,白发稀疏,耳聋却能淡然处世。
“人言世事不可对,揶揄一笑轻贵公”两句,反映出居士对世间纷扰的看淡,即使面对他人嘲讽也能以轻松一笑置之,视权贵如浮云。诗中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邑中昔日连云第,荒井今朝草不薙”,展现了世事无常,居士对此却无动于衷。
“落日萧萧院壁空,凄风入栏花委地”渲染出居士生活环境的孤寂与凄清,然而他内心悠然,“固穷居士心悠悠”,表明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内心的宁静。最后两句“暇日常穿敝谷游,人生取足一饱耳”,表达了居士知足常乐,不追求物质富足,只求精神满足的生活哲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固穷居士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社会变迁中的独特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