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李贞伯篆书海月庵扁

篆法久欲绝,李公得真传。

近时乡先辈,仿佛如滕权。

昔为我题扁,握笔指腕悬。

顾盼张髯须,起立竦背肩。

俯仰为陈迹,屈指十五年。

破屋垂雨溜,庳墙上蜗涎。

三字被侵蚀,黑騕犹高县。

海月夜照之,墨光却新鲜。

正如公性气,精悍老犹然。

见物不见人,吴山隔重泉。

惜哉不可作,手迹忍弃捐。

寿以西川木,良工善雕镌。

庶几如坐对,仰面在屋椽。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宽的《刻李贞伯篆书海月庵扁》诗,通过对李贞伯篆书艺术的描绘,展现了其书法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首句“篆法久欲绝”表达了篆书技艺的久远传承中似乎已接近失传,而李公却能独得真传,显示出其非凡的艺术才华。接下来通过“仿佛如滕权”比喻李公的书法风格独特,如同古代名家滕权。

诗人回忆起李公为他题写扁额的情景,细致描绘了李公写字时的专注与风采,如“握笔指腕悬”、“顾盼张髯须”等动作,生动再现了书法创作时的神态。时间流逝,“俯仰为陈迹”,十五年过去,扁额上的字迹虽经风雨侵蚀,但“黑騕犹高县”,海月夜照下,墨色依然鲜明,象征着李公的精神风貌。

诗中“见物不见人,吴山隔重泉”表达了对李公人品与书法的怀念,虽然人已不在,但其作品如同跨越时空,令人敬仰。最后,诗人感叹扁额的珍贵,希望将其保存下来,甚至请匠人用西川上好的木材复制,以便长久保存,仿佛能让人“如坐对”其人,仰望其书法于屋椽之上。

整首诗通过叙事和描绘,既赞美了李贞伯的篆书技艺,也寓含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逝去人才的缅怀之情。

收录诗词(271)

吴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高房山山水

燕南蹙翠维房山,高公昔者生其间。

戏拈画笔少明豁,玉女峰亚垂烟鬟。

积雨初收隔春树,望见人家鸣边住。

亦知中有王维诗,行到水穷无觅处。

形式: 古风

送李世贤赴南京礼部侍郎

都门无计可留公,况是秋来有便风。

尚忆陆机游洛下,莫疑张翰向江东。

词林前辈晨星少,乡社无人海月空。

定有天书还召入,暂将留务托南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园中即景

萍藻多从雨后生,绿波常共小池平。

朱藤覆满休轻剪,待看繁花映水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新制方竹杖

紫玉新裁恰过肩,斑斑四面带湘烟。

病躯藉尔能扶直,巧手烦渠莫削圆。

世事固知方则止,时人应道曲能全。

此生得免模棱诮,晚节相依尚挺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