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轩联

天下几人学杜甫;当时四海一子由。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诗《东轩联》出自清代诗人翁方纲之手,虽未直接引用杜甫与苏轼(子由)的诗句,却巧妙地借用了他们的名字来表达对学问与传承的深刻思考。

“天下几人学杜甫”,开篇便以杜甫作为引子,杜甫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深沉厚重,情感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此句提出的问题,暗含了对当代文人是否能继承和学习杜甫精神的疑问,同时也表达了对杜甫诗歌艺术价值的肯定。

“当时四海一子由”,接下来提到苏轼(字子由),他是宋代文学家,与兄长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在文学、哲学、政治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贡献。此句通过“四海”与“一子由”的对比,强调了苏轼在当时文坛的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在广阔的世界中,能够像苏轼一样全面发展的文人并不多见。

整首诗通过杜甫与苏轼的对比,不仅展现了两位伟大文人的影响力,也隐含了对当前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思——在多元化的世界里,真正能够深入学习并传承古代文化精髓的人才显得尤为珍贵。翁方纲通过这幅对联,既是对历史文化的致敬,也是对当下文化传承的一种呼吁。

收录诗词(2)

翁方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鹤楼联

千古题诗到崔李;本朝制义在熊刘。

形式: 对联

挽吴可读联

直谏孤臣,临命封章,亮节万年绵远泽;

垂帘双圣,褒忠旷典,馨香千古享无终。

形式: 对联

北京番禺旧馆联

珊馆迥凌霄,问主人近况何如,刚逢官韵写成,丛书刊定;

珠江重泛月,偕词客清游莅止,最好藕花香处,荔子红时。

形式: 对联

小金山堂室联

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

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