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雨浃旬终不成雪

幽栖又三冬,好雪无一片。

今晨霭同云,薄暮集微霰。

先声乃如许,落势大可见。

呼儿出门看,通夕知几遍。

听窗复听竹,攲枕不知倦。

终然成底事,寒雨闭深院。

何尝忧瘠田,初不办欢宴。

囊萤已乾死,无以映书卷。

请天收层阴,斗柄行欲转。

爱日上晴轩,如披故人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翻译

我隐居了三个冬天,却连一片好雪也没见到。
今早云雾弥漫,傍晚时分飘起了细小的冰晶。
雪的声音如此之大,其落下的势头可想而知。
叫孩子们出门看看,整夜都数不清次数。
听着窗户和竹林的声响,我斜倚枕头,毫不疲倦。
然而这一切最终如何,只留下寒雨封锁深院。
我从未忧虑过贫瘠的田地,也未曾准备过欢庆的宴会。
囊中的萤火虫早已干涸死去,无法照亮我的书卷。
但愿上天收起阴霾,北斗七星即将转动。
阳光照进晴朗的轩窗,如同故友亲切的面容。

注释

幽栖:隐居。
三冬:三个冬天。
霭:云雾。
微霰:细小的冰晶。
先声:声音先兆。
落势:下落的趋势。
通夕:整夜。
几遍:多次。
听窗:听窗户声。
攲枕:斜倚枕头。
终然:最终。
寒雨:寒凉的雨。
瘠田:贫瘠的田地。
欢宴:宴会。
囊萤:囊中萤火虫。
乾死:干涸而死。
斗柄:北斗七星的柄。
行欲转:即将转动。
爱日:喜爱的阳光。
晴轩:晴朗的轩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无雪的冬季,直到最后仍是寒雨连绵,未能见到期待中的雪花飘落。诗人寓居幽静之处,对雪的渴望与失望交织,早晨云雾弥漫,傍晚则飘起微小的冰晶。他多次呼唤孩子出门欣赏,自己则在窗边聆听雨声和竹韵,夜不能寐,心中满是期待落空的感慨。

诗人并未因雨雪之困而忧虑庄稼的收成,也没有因此取消欢宴的计划,反而借囊萤已干枯的意象,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希望阳光能早日驱散阴霾。他期待斗柄(北斗七星)的转动预示天气转变,最终盼望着阳光照耀,如同故友来访,带来温暖和希望。整首诗情感细腻,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寓居有招客者戏成

蓬蒿小院立秋天,秃鬓凄风雨飒然。

丈室何人问摩诘,后堂无地著彭宣。

床头白酒新浮瓮,案上黄诗屡绝编。

不厌寒家淡生活,书窗期与子周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张公洞

张公洞府未著脚,向人浪说游荆溪。

欲看直上翠羽盖,不惜扶下青云梯。

劲风翻动土囊口,暗水流出桃花蹊。

却将深处问儿辈,一夕飞梦穷攀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游灵川县水洞

清溪东南驰,碍此碧玉峰。

蛟龙夜相宅,奋迅生雷风。

剨开两贝阙,凿翠成珠宫。

坐令空洞处,一水油然通。

泉流百道来,投注万斛钟。

不知深几许,湛若镕青铜。

定应天下稀,岂但湘南雄。

嘉与二三子,叶舟渺相从。

周旋乳盖底,荡漾菱花中。

为我告行客,无为苦匆匆。

小酌清泠渊,洗汝尘坌胸。

形式: 古风

游桥南竹园

杖屦桥南访此君,别君安否断知闻。

苦遭积雨来为祟,政得新晴为解纷。

直干万馀森碧玉,高标一半入青云。

人言岁暮于吾子,踏雪相看未当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