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

船上三更后,天边一雁过。

远声闻浦口,清影落渔蓑。

故国犹怜汝,他乡更奈何。

因之感同气,惆怅向烟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闻雁》由明代诗人陶益所作,通过对雁声与雁影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漂泊异乡生活的感慨。

首句“船上三更后”,点明时间是在深夜,船行水上,夜色深沉,为整首诗奠定了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基调。接着,“天边一雁过”一句,雁字横空,打破了夜的寂静,引出下文对雁声和雁影的描写。

“远声闻浦口,清影落渔蓑。”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将雁的叫声与它在水面上投下的清晰倒影展现出来,既表现了雁的孤独与遥远,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雁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而它的影子则静静地落在渔人的蓑衣上,形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

“故国犹怜汝,他乡更奈何。”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诗人仿佛在问,故乡是否还在怜惜这只南飞的大雁?而在他乡,又该如何面对这无尽的漂泊?

最后,“因之感同气,惆怅向烟波。”诗人以雁自比,感叹自己如同这只南飞的大雁,远离故乡,漂泊在外,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寓意着对所有漂泊异乡者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雁的形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感情。

收录诗词(504)

陶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金山风雨阻舟越二日喜晴

秋风掀野寺,秋雨暝山城。

信宿舟仍滞,羁危梦亦惊。

花魁红叶定,羽客缟衣明。

天色今将好,江潮莫待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四诰图

路入商山几度春,棋声隐隐隔红尘。

科头箕踞者谁子,恐惹储皇人问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重阳雅集次韵答黄臞㢝谭天池二先生

满径秋风动药栏,菊花何事故开难。

不缘九日频催句,那得诗人会扫坛。

睡鸭吐烟浮小篆,飞鸿排阵破轻寒。

山斋酒熟长宜醉,莫把茱萸着意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念行客

悠悠江上水,轧轧江心橹。

橹去远不闻,水青长自睹。

感此伤离别,凄凄对南浦。

行客将焉如,官河杨柳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