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滕元发、许仲涂、秦少游

二公诗格老弥新,醉后狂吟许野人。

坐看青丘吞泽芥,自惭黄潦荐溪蘋。

两邦旌纛光相照,十亩锄犁手自亲。

何似秦郎妙天下,明年献颂请东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两位诗人的风格虽老练却新颖,酒后放歌豪情如野人。
静观青丘大地吞噬小草,我自感惭愧只能以浅水之草供奉溪流。
两国旗帜交相辉映,亲手耕作十亩田地。
怎能比得上秦郎才情横溢,他明年的献诗请求皇上东巡。

注释

诗格:诗歌风格。
弥新:更加新颖。
狂吟:纵情吟唱。
许:允许。
野人:未经世故之人。
青丘:古代神话中的山名,象征广大土地。
吞泽芥:形容土地广阔能容纳小草。
黄潦:浅而黄的积水。
荐溪蘋:以溪边的浮萍为献。
旌纛:军旗。
光相照:光芒相互照耀。
十亩锄犁:大片农田和农具。
自亲:亲自操作。
秦郎:赞美诗人的代称,可能指某位才华出众的人。
妙天下:才艺超群。
献颂:进献赞歌。
东巡:皇帝东巡。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颇具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在诗中,苏轼自比为“二公”,意指唐代的诗人孟浩然和王之涣,他们的诗风各异而又相互激励。苏轼自诩其诗格虽老而弥新,即便在醉酒之后也能狂吟高声,仿佛是那些不拘小节的野人。

“坐看青丘吞泽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悠然自得之情。青丘指的是绿意盎然的小山,而“泽芥”则可能是某种生长于湿地的植物,这里用以形容自然景物被山丘所吞没,显示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自惭黄潦荐溪蘋”一句,则流露出诗人的一种自谦之情。黄潦指的是细小而不起眼的小花,而“溪蘋”则是生长在溪边的小草。这里用以形容自己的文学才华比不上古代的伟大文学作品,表示了对自己才能的不自信。

接着,“两邦旌纛光相照”一句,描绘出两个国家(可能指的是宋与辽国之间的和平局面)的旗帜在阳光下交相辉映的情景,这表达了一种祥和、团结之意。紧接着,“十亩锄犁手自亲”则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满足的生活态度。

最后,“何似秦郎妙天下”一句,则是对唐代诗人秦观(字少游)的赞美。秦观在当时以其优雅的词风闻名于世,被誉为“妙手回春”。苏轼此处自比,表达了一种文学上的仰慕与追求。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个人才华的自谦,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文学巨匠的敬仰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那颇具哲理又不失豪放的个性。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其一)

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

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其二)

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悠哉。

锦袍错落差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

振衣忽归去,只影千山里。

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沈逵赴广南

嗟我与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穷不死。

君随幕府战西羌,夜渡冰河斫云垒。

飞尘涨天箭洒甲,归对妻孥真梦耳。

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

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

相逢握手一大笑,白发苍颜略相似。

我方北渡脱重江,君复南行轻万里。

功名如幻何足计,学道有涯真可喜。

勾漏丹砂已付君,汝阳瓮盎吾何耻。

君归赴我鸡黍约,买田筑室从今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