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送牡丹韵

娉娉袅袅洛阳花,合在瑶池阿母家。

乞与老人浑不爱,白髯相对毵乌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姿态优美的洛阳花儿盛开
应该被安置在瑶池仙子阿母的家中

注释

娉娉袅袅:形容女子姿态轻盈柔美。
洛阳花:指代美丽的花卉,可能特指洛阳的名花。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常用来象征极乐或高贵之地。
阿母:对神仙或尊贵女性的称呼,这里指瑶池的主人。
乞与:请求给予。
老人: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或者年长之人。
浑不爱:全然不喜爱。
白髯:白色的胡须。
毵:形容毛发细长散乱的样子。
乌纱:古代官员的官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名为《和送牡丹韵》。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细腻,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与艺术造诣。

“娉娉袅袅洛阳花”一句,以洛阳城中盛开的花朵来形容牡丹之美,"娉娉袅袅"四字生动地描绘出牡丹轻柔、优雅的姿态,给人以视觉与感官上的双重享受。

“合在瑶池阿母家”表达了诗人对传说中仙界瑶池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阿母"一词,更增添了一丝亲切与温馨,彰显诗人的情感深度。

“乞与老人浑不爱”一句,则是对牡丹之美的赞叹与渴望,希望能与这份美丽永远相伴。"乞与"二字流露出诗人迫切的心愿,而"浑不爱"则表达了一种无条件且永恒的情感投入。

“白髯相对毵乌纱”这一句,更是画面之美,情境之深。"白髯"指的是年迈老人的头发,而"相对"则意味着诗人与这份美丽面对面地凝视。"毵乌纱"形容的是牡丹花瓣的细致与柔和,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只剩下诗人与牡丹间的默契对望。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之美的描绘,以及诗人对于这份美丽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与深邃情感。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官舍阻雨十日不能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其一)

学弄笔头儿戏事,风流眼底亦无之。

汪孙已往周洪没,本分作家今是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官舍阻雨十日不能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其五)

世间别有人才在,台阁招徕恐未多。

半老江湖半岩穴,为公一赋草庐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官舍阻雨十日不能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其三)

秋霜烈日生前操,流水行云意外诗。

未必中兴四君子,于斯二者更兼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官舍阻雨十日不能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其四)

潦倒傍门羞骑马,倦游老欲寄昆山。

留将造请嗫嚅口,慷慨狂歌泉石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