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峡山飞来寺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感。首联“曲曲江流带峡湾,扁舟来问此名山”以流水与舟行起笔,引出对名山的探寻,营造了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氛围。颔联“六朝台榭兴亡后,百越山河指顾间”则将时间拉长,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这座山,暗示其见证了六朝更迭,经历了无数兴衰变迁,如今山河依旧,却已物是人非。
颈联“林下鸟啼游客醉,竹边花落老僧闲”转而描写眼前的自然风光与人物活动,鸟鸣林间,花落竹旁,一派宁静和谐之景,游客陶醉其中,老僧则在悠闲自得中度过时光,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尾联“登临欲上和光洞,无那猿声泣玉环”表达了诗人想要进一步探索和体验这座山的神秘之处——和光洞,但被远处猿猴的哀鸣所打断,仿佛是在提醒着自然界的某种哀愁或遗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峡山飞来寺的独特魅力及其背后的历史与自然的深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