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怨哭刘母四首(其一)

北风吹凝云,游子行不息。

易挽游子车,难驻桑榆色。

车轮遽己远,流光太相逼。

游子岂不知,遐心荡凭轼。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风劲吹中游子远行的画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亲人衰老的感慨。"北风吹凝云"以自然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寒冷而凝重的气氛,暗示游子离家的艰辛。"游子行不息"直接写出游子奔波劳碌的状态,显示出他对家的思念和责任的承担。

接下来的诗句"易挽游子车,难驻桑榆色"进一步深化主题,游子虽然可以轻易地驾驭车辆前行,但无法阻止岁月在父母脸上的痕迹,"桑榆色"象征着老去的容颜,表达了诗人对母亲衰老的深深忧虑。

"车轮遽已远,流光太相逼"通过车轮的快速移动和时光的紧迫感,强调了距离与时间的无情,游子虽有归心,却难以立即实现。"游子岂不知"则揭示了游子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他知道自己的处境,但又无法改变。

最后两句"遐心荡凭轼","遐心"指游子的思乡之情,"凭轼"意为倚靠车轼,形象地表现出他在路途中遥望家乡,心中充满无尽的牵挂和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游子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叹。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游子怨哭刘母四首(其二)

凭轼日以远,流光日以晚。

夜望曷旦鸣,夕待牛羊返。

寒风动明烛,疑见游子饭。

夜梦续晨愁,九秋成偃蹇。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游子怨哭刘母四首(其三)

偃蹇不相期,迟暮岂自持。

昔为倚闾叹,今为绝命思。

讵怨游子去,翻怜游子悲。

啾啾孤鸟鸣,飏飏垂风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游子怨哭刘母四首(其四)

丝断不复理,鸟鸣哀难止。

三年九春绝,衰草凌霜靡。

行行向隧道,邑邑歌蒿里。

掩涕会有时,苍天终何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小霁过枫木岭至白云庵雨作观刘子参新亭纹石留五宿刘云亭下石门石座似端州醉石遂有次作二首(其一)

松级偶晨登,樾馆聊夕止。

轻裾挟馀滋,溪烟宛方起。

夫君碧云期,良会伫难委。

凌霄岂有扪,步秀方可纪。

流耳延雨声,惊华粲石理。

架阁馺微霄,初英散新紫。

云观权众木,神楼耸弱水。

仙游亦在区,魏榭空云绮。

淹宿有馀清,实归载留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