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宣州开元寺

松寺曾同一鹤栖,夜深台殿月高低。

何人为倚东楼柱,正是千山雪涨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翻译

我曾在松寺与一只鹤共居,夜晚深沉时,寺中的台殿映照着月亮的升落变化。
不知是谁在东楼的柱子旁倚立,此时正是千山积雪,溪水上涨的时节。

注释

松寺:指代一座有松树的寺庙。
鹤:象征高洁或长寿。
夜深:指时间很晚。
台殿:寺庙中的殿堂。
月高低:形容月亮升起落下,暗示时间推移。
何人:不明身份的人。
东楼柱:楼的东侧柱子,可能是个观景地点。
千山:众多的山峰。
雪涨溪:积雪使得溪水上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画面,诗人在松寺中与一位友人共度时光。"夜深台殿月高低"勾勒出寺庙在皎洁月色下的雄伟轮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何人为倚东楼柱"一句,则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了下文,表达诗人对那个倚立在东楼之上的人物产生了好奇。紧接着揭晓答案:"正是千山雪涨溪",这位站在东楼之上的人物,其实就是诗人的同伴,一起欣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山积雪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友人在月光下的静谧相处,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感。同时,"千山雪涨溪"这一自然意象的运用,更增添了诗歌的深远意境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望少华三首(其一)

身随白日看将老,心与青云自有期。

今对晴峰无十里,世缘多累暗生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望少华三首(其二)

文字波中去不还,物情初与是非闲。

时名竟是无端事,羞对灵山道爱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望少华三首(其三)

眼看云鹤不相随,何况尘中事作为。

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听玉参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隋苑

红霞一抹广陵春,定子当筵睡脸新。

却笑吃亏隋炀帝,破家亡国为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