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晚岁清淮路,淹留数问津。
风平天合水,舟进树迎人。
饥鹜贪鱼没,高鸿望渚遵。
楚乡梅柳意,相慰似先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秋时节的江景图。在宁静的清风中,诗人在淮河岸边行走,心境平和而又带有一丝留恋。水天一色,船只徐徐前进,而岸上的树木似乎也在迎接过往的旅人。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诗中“饥鹜贪鱼没”一句,表现了鸟儿捕食的生机,也隐含着诗人对生活简单乐趣的一种向往。而“高鸿望渚遵”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那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两句“楚乡梅柳意,相慰似先春”,通过对梅花和柳树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这里的“先春”可能指的是去年春天,或是更早的一段时间,用以衬托目前的情感状态,使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长的回忆色彩。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抒情性质较强,意境清新淡雅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透露出一份超脱世俗的淡然自得。
不详
淮海岁方新,层阴便浃辰。
山山能作雨,物物解呈春。
野鸟千声异,江芜一色匀。
农区田溜满,偏慰守藩臣。
偶然人乏贰中枢,赐罢犹专督府居。
发白自伤闻道晚,心丹谁识报恩馀。
淮天目极风帆驶,韩野魂销宰树疏。
却顾病身何所用,只堪归钓颍滩鱼。
一麾南北数移官,三见莺花送雁寒。
双鬓欺人还似雪,寸心忧国本如丹。
雕虫曲艺论文浅,乘障迂儒破敌难。
惟有归耕初志在,故田西接饮牛滩。
汉家挈令赖诸公,末至缘何玷选中。
马尾不知书画误,鸟声偏乐友心同。
忘忧日接三杯善,轧思时分一溉功。
敢向明廷邀异赏,从来儒术比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