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游平山堂(其四)

冶春词社旧知名,想像当年四座倾。

五日东风十日雨,诗成随处谱歌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游览平山堂的情景,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与自然风光的融合之美。

“冶春词社旧知名”,开篇点明了游览对象——平山堂,同时提到了一个历史背景:冶春词社,暗示这里曾是文人墨客聚会吟唱之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一句通过“旧知名”三字,既表达了对过往文化盛况的怀念,也预示了此次游览将会有新的创作火花。

“想像当年四座倾”,接着诗人展开想象,描绘了昔日冶春词社中群贤毕至、才思激荡的场景。这里的“四座倾”不仅指听众被诗人的才华所倾倒,更象征了当时文坛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评价,营造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五日东风十日雨,诗成随处谱歌声”,这两句则转入对当前游览时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的描写。以“五日东风十日雨”描绘了初夏时节特有的气候特点,既渲染了环境的清新宜人,也为后文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而“诗成随处谱歌声”则直接点明了游览中的文化活动——即兴创作诗歌,并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自由传唱,展现了文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既赞美了平山堂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描绘了初夏时节游览时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活动,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颂。

收录诗词(56)

金科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夏游平山堂(其五)

杨柳依依翠作湾,每从深处听绵蛮。

笙歌满地知多少,扰我诗肠句也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初夏游平山堂(其六)

平山堂畔绿阴多,笼罩晴辉漾素波。

为问当年双细柳,可还依旧晒鱼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初夏游平山堂(其七)

镇日优游载酒行,催归斜照半山横。

莺声不解留人醉,廿四桥头空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初夏游平山堂(其八)

细细歌声处处通,夜船灯火半江红。

随风掩映波光里,多少楼台月影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