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湘感慨刘子厚》由清代诗人李宪噩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人以自己对韩愈(字退之,世称“子厚”)的仰慕之情为线索,表达了对韩愈被贬谪至湖南的深切同情和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首句“素耽子厚诗,心驰永与柳”,诗人直言自己对韩愈诗歌的热爱,心神向往其作品中的精神世界,如同追随柳宗元一般。接着,“田居侍亲老,远役吾何有?”诗人借自己的生活境遇,表达了对韩愈因公务远离家乡、侍奉年迈父母的无奈与同情。
“蓦来非驱迫,万里西南走。”描述了韩愈被贬谪至湖南的情景,诗人仿佛亲身经历,感受到韩愈的孤独与艰难。“洞庭几惊魂,岳麓重回首。”通过描绘洞庭湖与岳麓山的壮丽景色,反衬出韩愈被贬后内心的波澜与挣扎。
“竟到迁客地,潆洄古湘口。”诗人想象韩愈最终到达贬谪之地,湘江口的回旋,既是对韩愈命运的写照,也是对其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二水停风雷,澄浤无纤垢。”通过描写湘江与沅江的宁静,象征韩愈虽身处逆境,但内心依然纯净无瑕。
“南涧在何处,遗迹应不朽。”诗人询问韩愈的足迹是否还留在南方的山涧,表达了对韩愈历史地位的肯定与敬仰。“西山望见之,披寻须我友。”诗人希望能在西山找到韩愈的踪迹,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如何多叹嗟,转与昔人偶。”诗人感叹于历史的无情,韩愈与自己虽相隔千年,却能产生共鸣。“名区不遑览,忧心时抱疚。”表达了诗人未能亲自游览韩愈曾经涉足的名胜古迹的遗憾,以及对韩愈遭遇的深深忧虑。
“别离岁当金,迢递月在丑。”诗人以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表达了对韩愈被贬谪生活的艰辛与孤独。“柳州行复经,吾将过南斗。”最后,诗人设想再次经过柳州,拜访南斗星,寓意着对韩愈精神的传承与敬仰。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也有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