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吴颖函观察出示怀梦词,即题其后

唐韵千函写未成。离鸾悽断绿桐声。

为谁弹醒旧时情。

鸳社可怜逢后阙,凤钗空自署他生。

十三年梦记分明。

形式:

鉴赏

这首《浣溪沙》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潘飞声的作品,名为《浣溪沙·吴颖函观察出示怀梦词,即题其后》。全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婉转的韵律,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唐韵千函写未成”,以“唐韵”象征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暗示诗人内心深处对古典文化的向往与追求,但这份追求似乎还未完全实现,留下了一丝遗憾与未竟之意。

“离鸾悽断绿桐声”一句,通过“离鸾”这一意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绿桐声,既指自然界的声响,也暗喻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

“为谁弹醒旧时情”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往日情感的怀念与渴望被唤醒的心情。这里的“弹醒”不仅指音乐的唤醒作用,更深层地触及了心灵深处的记忆与情感。

“鸳社可怜逢后阙,凤钗空自署他生”两句,运用了鸳鸯与凤凰的意象,分别代表了爱情与婚姻的美好与理想。然而,“后阙”与“他生”的使用,暗示了这些美好与理想的失落与无法实现,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哀。

“十三年梦记分明”作为结句,将时间的跨度与情感的深度浓缩在“十三年”这一数字上,强调了这段记忆的深刻与持久。同时,“梦记”二字,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现实与梦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通过对音乐、自然、历史等多个元素的巧妙融合,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与哲思深度的艺术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深情回顾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

孤馆閒花照独眠。竟床冰簟冷游仙。

女墙无复旧栖鸾。

宝镜玉台沈夜月,灵谣珠字化春烟。

梦词应寄奈何天。

形式:

菩萨鬘.风兰

花花叶叶寒相映。凄凄凉月风吹影。秋碧一丛开。

杜兰香下来。虹桥仙梦远。露湿烟痕损。

疑是步虚声。巡檐听未明。

形式:

减字木兰花.题萧小轩夜窗?咏图

晚凉庭院。茗碗炉香閒自遣。不为怀人。

又写瑶笺到夜分。微吟声悄。一桁帘阴镫晕小。

莫掩窗扉。著个银蟾来伴伊。

形式:

浣溪沙.俞伯惠少尹属题汤雨生都尉与董琬贞夫人合作梅花小帧

湘管才停画黛螺。云蓝还倩彩鸾搓。

琼枝同染粉多罗。

纸阁春魂香入梦,梅窗琴趣夜如何。

风流应胜赵鸥波。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