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孤松为九华山钟道士作

九华何崔嵬,融结本真宰。

神器之所钟,云物足潇洒。

挺挺秦大夫,独立而不改。

既出众木群,岂为艳阳待。

初疑冻蛟掉秃尾,忽若山灵张偃盖。

又如玄鹤归来视城郭,怅别人间动千载。

楚南灵椿浪得名,茫茫天壤知何在?

流精贯浃骨欲飞,风雨或致雷公怪。

林林红紫索价高,幄锦围春斗光彩。

怜君令色不随时,空负才名成感慨。

留向青山阅古今,为问桑田几沧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臻所作的《栽孤松为九华山钟道士作》,以九华山为背景,借栽植孤松来寄托对道家精神的向往与追求。

开篇“九华何崔嵬,融结本真宰”,描绘了九华山的雄伟壮观,仿佛是天地间最纯粹的存在,奠定了全诗的自然与神秘基调。接下来“神器之所钟,云物足潇洒”进一步渲染了九华山的超凡脱俗,云雾缭绕,景象万千。

“挺挺秦大夫,独立而不改”则以秦大夫喻指栽种的孤松,强调其坚韧不拔、独立于世的精神品质。接着“既出众木群,岂为艳阳待”表达了孤松虽卓尔不群,却并不依赖于春日的温暖,象征着道家追求的自然与内在的和谐。

“初疑冻蛟掉秃尾,忽若山灵张偃盖”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孤松在不同情境下的形态变化,既有动态的美感,也蕴含了时间流转的哲思。“又如玄鹤归来视城郭,怅别人间动千载”则通过玄鹤的视角,展现了时间的悠长与历史的变迁,孤松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

“楚南灵椿浪得名,茫茫天壤知何在?”这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失落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无常与不可捉摸。接下来“流精贯浃骨欲飞,风雨或致雷公怪”描绘了孤松在风雨中的坚韧与神秘,似乎与天地间的某种力量产生了共鸣。

“林林红紫索价高,幄锦围春斗光彩”对比了其他植物的繁华与孤松的淡泊,突出了孤松的独特魅力与内在价值。“怜君令色不随时,空负才名成感慨”表达了对孤松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品格的赞美与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世间浮华的感慨。

最后“留向青山阅古今,为问桑田几沧海”将孤松置于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中,暗示了自然与历史的永恒循环,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整首诗通过对九华山和孤松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道家哲学以及对时间、历史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99)

马臻(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虚中。宋亡后学道,受业于褚伯秀之门,曾隐于西湖之滨

  • 字:志道
  • 籍贯:钱塘(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54——?

相关古诗词

吟雪

四山削玉水无波,冷坐孤吟意趣多。

未必朱门知此味,红炉画阁正笙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野步

野色画难染,杖藜春水边。

新烟榆木火,迟日杏花天。

村酒倾壶浊,溪鱼入脍鲜。

人生行处乐,莫负杖头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徐州写望

三百六十徐州山,骨立天风不受寒。

樊侯古冢七抔土,飞沙野蔓斜阳残。

舟人指点向余说,侧望淹留寸心切。

欲酹清樽吊古祠,衮衮长河流不歇。

形式: 古风

新州道中

风沙渺渺客联镳,时拂吟鞭慰寂寥。

车道绿缘酸枣树,野田青蔓苦瓜苗。

杜陵老去家何在?阮籍愁来气不骄。

自笑閒人閒未得,得閒终合隐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