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吟寄左偃

与君诗兴素来狂,况入清秋夜景长。

溪阁共谁看好月,莎阶应独听寒螀。

卷中新句诚堪喜,身外浮名不足忙。

会约垂名继前哲,任他玄发尽如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我向来与你诗歌创作热情高涨,更何况在清爽的秋天夜晚,景色格外悠长。
在这溪边阁楼,与谁共享这明亮的月色?独自站在莎草阶上,又该倾听怎样的秋蝉哀鸣。
翻开新写的诗句,实在令人欣喜,身外的虚名实在不值得我如此忙碌。
我希望能像前贤一样留下美名,哪怕我的黑发都如霜雪般变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清凉的秋夜里,与友人共同欣赏月景、倾听虫鸣的声音,抒发自己对名利的看法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诗人自称“素来狂”地与朋友一起吟咏诗词,这种激情在清秋夜更是难以抑制,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专注内心世界的情感态度。

“溪阁共谁看好月”,这里的“溪阁”可能指的是一种自然环境或隐逸之所,“好月”则是诗人共同欣赏的对象。这两句通过描写景物,传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喜爱。

“莎阶应独听寒螀”,“莎阶”指的是用草覆盖的小路或庭院,“寒螀”则是秋夜里特有的声音。这两句表明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能够捕捉到自然界微小的声音,从而体现出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卷中新句诚堪喜”,这里强调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之情,“卷中”指的是诗书或文集中的作品,通过“新句”来表达自己的喜悦。"身外浮名不足忙"则是说对于社会上的名利,诗人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不会为此而感到忙碌。

最后两句,“会约垂名继前哲,任他玄发尽如霜”,“会约”可能意味着与友人的相聚或文学创作上的约定,“垂名”是指诗人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流传于后世,与古代哲人相提并论。"任他玄发尽如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白发渐多的坦然接受,尽管身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但内心依旧坚守着文学创作的初衷和热情。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艺术境界。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秋雨二首(其一)

飘洒当穷巷,苔深落叶铺。

送寒来客馆,滴梦在庭梧。

逼砌蛩声断,侵窗竹影孤。

遥思渔叟兴,蓑笠在江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秋雨二首(其二)

竟日声萧飒,兼风不暂阑。

竹窗秋睡美,荻浦夜渔寒。

地僻苔生易,林疏鸟宿难。

谁知苦吟者,坐听一灯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览友人卷

新诗开卷处,造化竭精英。

雪霁楚山碧,月高湘水清。

初吟尘虑息,再味古风生。

自此寰区内,喧腾二雅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贻庐山清溪观王尊师

霞帔星冠复杖藜,积年修鍊住灵溪。

松轩睡觉冷云起,石磴坐来春日西。

采药每寻岩径远,弹琴常到月轮低。

鼎中龙虎功成后,海上三山去不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