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袁恭父神心精舍

山川城郭同一形,市人鸦鹊同一声。

吾身本自备万物,万物何有非吾身。

此心虚彻公则明,事至能应物能名。

君不见神心精舍袁主人,叱咤风雷呵鬼神。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水城郭形状相同,市井人群声音一致。
我自身本具备万物,万物又怎能离开我身。
这颗心空灵公正,应对事物明了清晰。
您难道没听说神心精舍的袁主人,能呼风唤雨,驱使鬼神。

注释

山川:自然景物。
城郭:城市城墙。
同:一样。
形:形状。
市人:集市上的人们。
鸦鹊:乌鸦和喜鹊。
声:声音。
吾身:我的身体。
备:包含。
万物:所有事物。
虚彻:空灵透彻。
公则:公正的原则。
明:明白,清晰。
君:您。
神心精舍:指修行者居住的地方。
袁主人:主人名。
叱咤:大声呵斥。
呵鬼神:驱赶鬼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万物为一的哲学思考。开篇两句"山川城郭同一形,市人鸦鹊同一声",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声音的描写,表达了万事万物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接着,诗人自信地宣称"吾身本自备万物,万物何有非吾身",这是典型的道家思想,即认为个体与宇宙之间存在深刻的联系,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万物皆存于自身之中。这种观念强调了个人的内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统一性。

接下来的"此心虚彻公则明,事至能应物能名"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自我和世界关系的理解。在这里,"此心"指的是清醒、纯净的心灵,而"虚彻"则意味着心灵的空明与透彻。"公则明"表达了一种正义和光明的概念,即在这种心境下,能够洞察世事的真相。而最后一句则强调了以这样的心态去应对世界上的万物,可以命名和理解它们。

尾联"君不见神心精舍袁主人,叱咤风雷呵鬼神"中,诗人通过对"神心精舍"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掌控自然界力量的意象。这里的"袁恭父"可能是被赋予了某种神圣或超自然的特质。而叱咤风雷呵鬼神,则形象地展现了对宇宙力量的驾驭和命令。

整首诗通过深邃的哲学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体与世界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于生命、宇宙本质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6)

李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山(其三)

彼美人兮,悠悠我思。何以予之,琼瑰玉佩。

形式: 四言诗

辛亥冬十月九日从余兄原礼及陆好问刘主敬同登萝岩倚圣屏憩禅庵饮清凉池临筀竹湾谒龙湫玩仙李遂宿绝顶看月明日南俯大小车岩望东西二岭还北崖瞰石龟石笋复游眺久之乃下山所得奇胜赋长句五首(其五)

山势东驰复北盘,巉岩峰顶土平宽。

风回丹壁江湖动,天接青萝日月寒。

鍊玉魏公来九井,佩霞姜女度曾峦。

为余细说玄宫秘,石笋凌虚也不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净居寺

金地无尘俯碧湾,苍藤古木获幽闲。

老僧袖手垂杨里,静阅渡头人往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句(其二)

月窗花院梦悠扬。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