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其一)

君王真省岁,曾否喻闾阎。

不信春秋传,都宜甲子占。

官租天下损,市禁日中严。

似负求言意,囊封有忌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壮所作的《即事(其一)》。诗中以“君王”为切入点,探讨了君主与民间的关系,以及政治决策对社会的影响。

首句“君王真省岁,曾否喻闾阎”,开篇即点出君王应当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生活,但是否做到了这一点,是否真正将这些理念传达至民间,值得深思。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引人思考君主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是否畅通无阻。

接着,“不信春秋传,都宜甲子占”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时间与历史的重要性。春秋传作为历史记载,是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而甲子占则是古人用于预测未来的一种方法。这两者都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和历史的延续性,暗示着君主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历史经验与未来趋势。

“官租天下损,市禁日中严”描绘了政治决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官租的削减可能有助于减轻民众负担,促进经济发展;而市场管制的加强则可能抑制了商业活动,影响了经济活力。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最后,“似负求言意,囊封有忌嫌”表达了对君主是否愿意听取不同意见的质疑。囊封,古代指臣下向君主进谏的方式,通常会将意见写在纸上密封,以示郑重。忌嫌则意味着君主可能对不同的声音持有戒心,不愿意接受批评或建议。这两句揭示了君主与臣民之间信息流通的障碍,反映了政治环境中的某种不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于君主责任、历史观照、经济政策与政治氛围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其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收录诗词(455)

陈子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事(其二)

节年炎眚易,隔岁未湔除。

孝妇宁无冢,邹阳漫上书。

所伤吟猛虎,何及泣枯鱼。

纵拟炎蒸到,犹听破蛰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即事(其三)

有田施子粒,何籍问丁夫。

异地秦吉了,空城尾毕逋。

生兵零楚蜀,杀气剧荒芜。

可恃弘羊算,天今数岂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即事(其四)

从军闻荡子,南北亦无期。

天上黄河涸,沙边白马驰。

落榆不著土,新粟况如丝。

一日安危得,千钟传致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林鹤胎左宗伯暂假归省

负剑追陪礼乐卿,五云三诏许陈情。

御筵稽古经初辍,客路逢秋梦亦清。

铃索不惊萱草舍,版舆欢度剌桐城。

槐轩寂寞斋居里,其那孤吟百感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