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双塔寺

禁城西去敞禅扉,二塔亭亭峙翠微。

月上珠林宵并照,春归玉笋日相依。

夏庭婉娈双漦降,叶县联翩两舄飞。

寂后底须留幻迹,梵王犹自说空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游朴所作的《赋得双塔寺》诗,描绘了禁城西边双塔寺的壮丽景象与宁静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首句“禁城西去敞禅扉”,开篇即以“禁城”点出地点,暗示了皇家的庄严与神圣,而“敞禅扉”则透露出寺庙的开放与包容,为后续描绘双塔寺的景象埋下伏笔。

接着,“二塔亭亭峙翠微”一句,通过“亭亭”形容双塔挺拔的姿态,以及“峙翠微”描绘双塔在青翠山色中的静立,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不失秀美的意境。

“月上珠林宵并照,春归玉笋日相依”两句,将时间与空间巧妙结合,夜晚月光洒在珠林之上,与双塔交相辉映;白天阳光照耀玉笋(可能指寺庙或塔身),与双塔相伴相依,展现了双塔寺在不同时间下的美丽景象。

“夏庭婉娈双漦降,叶县联翩两舄飞”进一步描绘了双塔寺在夏日的生机与活力。双漦(可能指泉水)在庭院中婉转流淌,两舄(古代鞋)在空中轻盈飞翔,形象地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最后,“寂后底须留幻迹,梵王犹自说空机”两句,表达了对双塔寺及其背后宗教文化的深刻思考。在寂静之后,不必留下虚幻的痕迹,因为梵王(佛教中的神祇)仍在讲述着关于空性的智慧,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永恒与超越物质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双塔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和谐画面,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早朝值大雪

阊阖遥开散晓霞,同云忽合四郊遮。

彤墀乍拥千官仗,绣服惊添六出花。

班簉真看联玉笋,朝回虚拟拾瑶华。

占年预为三农颂,郢曲新成敢自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刘西麓授金华丞

更生早岁擅谈经,独抱才名老汉庭。

几载苦吟燕月白,一官笑对越山青。

石羊何处寻仙迹,宝婺于今见客星。

莫向松间了公事,道晴称雨尚堪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民部苏讷庵按察承天

十年曳组近垂裳,紫黼新裁豸绣光。

天子念深汤沐邑,使君荣借度支郎。

阳春歌曲从今续,江汉风流自古长。

金马旧游如未忘,飞缄时及北鸿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韩封君友兰寿诗

抱瓮江头自灌园,丝纶日荷九天恩。

蕙兰老去长为友,桃李春来尽在门。

池上凤毛依日月,枕中鸿宝秘乾坤。

大官珍膳年年锡,相伴南山作寿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