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游朴所作的《赋得双塔寺》诗,描绘了禁城西边双塔寺的壮丽景象与宁静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首句“禁城西去敞禅扉”,开篇即以“禁城”点出地点,暗示了皇家的庄严与神圣,而“敞禅扉”则透露出寺庙的开放与包容,为后续描绘双塔寺的景象埋下伏笔。
接着,“二塔亭亭峙翠微”一句,通过“亭亭”形容双塔挺拔的姿态,以及“峙翠微”描绘双塔在青翠山色中的静立,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不失秀美的意境。
“月上珠林宵并照,春归玉笋日相依”两句,将时间与空间巧妙结合,夜晚月光洒在珠林之上,与双塔交相辉映;白天阳光照耀玉笋(可能指寺庙或塔身),与双塔相伴相依,展现了双塔寺在不同时间下的美丽景象。
“夏庭婉娈双漦降,叶县联翩两舄飞”进一步描绘了双塔寺在夏日的生机与活力。双漦(可能指泉水)在庭院中婉转流淌,两舄(古代鞋)在空中轻盈飞翔,形象地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最后,“寂后底须留幻迹,梵王犹自说空机”两句,表达了对双塔寺及其背后宗教文化的深刻思考。在寂静之后,不必留下虚幻的痕迹,因为梵王(佛教中的神祇)仍在讲述着关于空性的智慧,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永恒与超越物质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双塔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和谐画面,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