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铜官最高处

丹崖翠壁半空浮,秋尽铜官思一游。

何限吴天白云里,心随飞雁到长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砥的《至铜官最高处》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丹崖翠壁半空浮”,以“丹”和“翠”两字分别形容岩石的红润与山壁的青绿,形象地展现了铜官山的自然风貌,仿佛那些色彩斑斓的岩石与苍翠的山壁在半空中漂浮,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次句“秋尽铜官思一游”,点明了季节与诗人的心境。秋天的结束,意味着一年的轮回即将过去,诗人萌生了前往铜官山一探究竟的想法,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第三句“何限吴天白云里”,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空,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广阔与自由。这里的“吴天”不仅指代了江南的天空,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白云则代表了纯净与无垠,与前文的“丹崖翠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最后一句“心随飞雁到长洲”,以“心随飞雁”这一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的心灵如同南飞的大雁一般,穿越云霄,直达心中的理想之地——长洲。这里“长洲”既可理解为实际的地名,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向往的宁静与和谐之境。整句话通过动态的意象,传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佳作。

收录诗词(130)

周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无锡。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 字:履道
  • 籍贯:元末平江路吴县

相关古诗词

周将军祠

谁劝临行以母辞,当年苦战后人悲。

祗应阳羡溪头月,曾见将军射虎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孝常移居南楼

高楼俯石濑,野亭连竹园。

中有林栖子,逍遥味道言。

因山以崇德,观水欲知源。

非但相从屡,愿一写喧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与孝常登善权

马公才力世希有,金石千章喧众口。

登高览古心不极,嗟我何人敢为偶。

龙岩苍苍逼星斗,擘华亲逢巨灵手。

坐看中断两崖立,百折飞湍怒蛟吼。

石房空中多怪奇,意象物物神龙守。

虹光忽坠金毕逋,把光照遍青珊瑚。

海涛惊翻屹不动,仙乐嘈嘈听有无。

亿昔回舟洞庭野,七十二峰奔万马。

蹑云丹梯不可望,俯仰鸢鱼相上下。

请君歌诗歌《大雅》,绝壁搴萝与君写。

形式: 古风

游张公洞

放船偶入清溪来,千峰拥翠花乱开。

春风吹散碧云影,洞门正对烧香台。

神仙之府此第一,何必采药登天台。

虚灵外发草木秀,富贵内积金银堆。

郁然亦自有龙虎,欲入但恐生风雷。

山头无人卖松火,持烛下照何疑猜。

步穿玲珑惊幻化,锦屏丹灶封青苔。

滴衣石髓寒透骨,使人不觉忘尘埃。

张公万古渺何许,隔凡流水空萦回。

公能再骑黄鹄出,与吾同去游蓬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