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一)昙少云丈室观李子永见赠佳阕,走笔次韵

画角梅花曲未终。霜严飞落五更风。

谁知林外鸡三唱,推出红轮海上峰。

官一品,禄千钟。此时分付荷重瞳。

更教赐子云南境,绝胜湖边九里松。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画角声中梅花曲未完,寒霜中飘落的是五更风。
谁会想到林外天已破晓,一轮红日从海峰上冉冉升起。
官至一品,俸禄丰厚如千钟,此刻重任在肩。
更愿皇上恩赐儿子云南之地,远胜湖边那静谧的九里松林。

注释

画角:古代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
梅花曲:以梅花为主题的音乐,可能象征高雅或清冷。
五更风:黎明前的寒风,通常指夜晚到清晨的时间。
鸡三唱:指天亮时鸡鸣三次,表示时间接近早晨。
红轮:形容初升的太阳,因其颜色而得名。
荷重瞳:肩负重任的眼睛,形容人有担当。
云南境:中国西南地区,地理位置偏远。
九里松:常用来形容环境宁静,象征长寿和吉祥。

鉴赏

诗人以画角梅花为起点,传递出一种未竟之感。"曲未终"三字,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蕴含了对生命中美妙瞬间不能永恒的无奈情怀。

"霜严飞落五更风"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夜晚景象,梅花在严霜和夜风中飘摇,却依旧傲立,这不仅展示了梅花的坚韧,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坚毅与独立。

接下来的"谁知林外鸡三唱,推出红轮海上峰"则是一幅动人的画面。鸡鸣三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日出的到来;而推出红轮,即太阳的升起,不仅带来了光明,也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这里的"谁知"表达了一种对大自然中美妙时刻的发现与欣赏。

随后,"官一品,禄千钟"展示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成就和地位,但这并非诗歌的主旨,而是为下文的深情厚谊做铺垫。

"此时分付荷重瞳"中,"荷重瞳"指的是眼神沉重,这里或许是在表达诗人对朋友赠诗之心意的郑重与真挚。诗人在这个时候,将自己的情感和期望托付给这份友谊。

最后,"更教赐子云南境,绝胜湖边九里松"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和祝福。这里的"云南境"虽未指明具体景象,但可想而知是一片美丽的土地;而"九里松"则是一种常见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美好自然形态。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找到比湖边九里松更为绝妙的风景。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观和情感世界,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友谊、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四)送试

晓日曈昽花露稀。明光已报敞金扉。

三千彩仗翔鸾舞,数百银袍振鹭飞。

开雉扇,正垂衣。奏篇初得上彤墀。

胪传绕殿天颜喜,先折东风第一枝。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三)祝寿

孔雀双飞敞画屏。锦花茵上舞娉婷。

红绡袖暖琉璃滑,金鸭炉香椒桂馨。

丹脸渥,秀眉青。平生阴德在遐龄。

如今便好添龟鹤,元是南箕一寿星。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五台山和韵

群峰历尽到巅峦,极目清凉境界宽。

山入雁门真设险,地藏佛国即长安。

雨来绝涧自成响,云渡远溪时作团。

花落经台钟梵寂,袈裟香霭翠云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望海潮.浮远堂

危岑孤秀,飞轩爽豁,空江泱漭黄流。

吴札故邱,春申旧国,西风吹换清秋。沧海浪初收。

共登高临眺,尊俎绸缪。

凤集高冈,驹留空谷接英游。八窗尽控琼钩。

送帆樯杳杳,潮汐悠悠。

千古兴怀,关河极目,愁边灭没轻鸥。淮岸隔重洲。

认澹霞天末,一缕青浮。

未许英雄老去,西北是神州。

形式: 词牌: 望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