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写给友人张公裕的寄赠之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一别云霄两载过,广文诗酒近如何”,开篇即以时空的距离感营造出一种相隔甚远的氛围,同时暗含了对友人近况的关切。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时间仿佛跨越了云霄,两年的时间悄然流逝,不禁让人思考友人在广文(指文人学者)的生活中,是否依旧保持着那份诗酒风流的生活态度。
颔联“客边醉眼青犹在,镜里流年白漫多”,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想象着友人在异乡的游历中,或许仍能保持那份不羁与洒脱,但岁月的痕迹已在镜中显现,白发悄然增多,青春不再。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外界的青翠与内心的苍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难再的深深感叹。
颈联“雅度莫逢湘水吊,高才谁和郢人歌”,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与对友谊的珍惜。湘水吊是指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在湘水边祭奠他的故事;郢人歌则是指楚国郢都的音乐文化。这两句诗意在说,尽管友人才华横溢,但在当今社会,或许已少有人能像古代那样,以高雅的风度和才华相互唱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当代文化氛围的一种反思。
尾联“秋来几度怀风采,凉月辉辉满薜萝”,收束全诗,以秋景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秋天的景色总是给人一种萧瑟之感,而诗人却在这样的季节里,多次怀念起友人的风采。凉月之下,满地的薜萝(一种藤本植物)似乎也承载了诗人无尽的思绪,象征着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与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以及对友情、时光、才华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一位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