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鸣琴》由明代诗人陶益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首句“虚堂正对一横琴”,以“虚堂”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寂的氛围,与“横琴”相映成趣,仿佛琴声已先于视觉在空气中悠扬。接着,“款款焚香意不任”一句,不仅增添了诗境的雅致,更通过“焚香”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情感的累积,似乎在等待着某种触动心灵的时刻。
“三弄梅花添旧恨”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情感融合,梅花的冷艳与诗人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每一弄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往的遗憾与思念,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深邃。最后,“广陵散后孰知音”引用了“广陵散”这一历史典故,表达了在音乐艺术的巅峰之后,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真正理解自己情感与艺术追求的人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琴、香、梅花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与对艺术、友情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