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五)

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皇家园林中的珍贵树木和池塘边的美景,来自蜀地和吴地的千里迢迢。
不只是餐桌上能看到来自卢橘的美味,偶尔在粽子中也能尝到杨梅的酸甜。

注释

上林:皇家园林。
珍木:珍贵的树木。
暗池台:隐蔽的池塘和平台。
蜀产:蜀地(四川)的产品。
吴包:吴地(江苏一带)的包裹。
卢橘:古代南方的柑橘品种。
粽里:粽子里面。
杨梅:一种水果。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端午节庆祝图景。开篇“上林珍木暗池台”,设定了一个幽深宁静的自然环境,上林指的是上等的森林,而珍木暗示着这里树木稀奇而又郁郁葱葱,暗池台则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古雅的氛围。

接下来的“蜀产吴包万里来”,蜀产指的是四川出产的物品,而吴包则是江南一带的特产。诗人提到这些远道而来的珍奇,展现了当时繁荣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情况,同时也强调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盛大与热闹。

“不独盘中见卢橘”,这里的卢橘可能是指一种精致的小食品,或许是用来比喻端午节特有的粽子。诗人通过这句话,说明节日期间人们享用的不仅仅是盘中的美食,更有其他的乐趣。

最后“时于粽里得杨梅”,粽是一种在端午节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而杨梅则是一种带酸味的水果。诗人提到从粽子中发现杨梅,可能是在比喻端午节不仅有粽子的传统美食,还有其他惊喜等待人们去探索和享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物产交流和节日习俗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热闹非凡的端午节图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苏轼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个人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端午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六)

闵楚遗风万古情,沅湘旧俗到金明。

翠舆黄伞何时幸,画鹢飞凫尽日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五首(其一)

午景帘栊静,薰风草木酣。

谁知恭俭德,綵缕出亲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覃]韵

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五首(其二)

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

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五首(其三)

辟兵已佩灵符小,续命仍萦綵缕长。

不为祈禳得天助,要令风俗乐时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