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名为《题王秋垞〈苍茫独立图〉》,通过描绘一幅“苍茫独立图”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联“空阔真何有,诗人境界恢”,开篇即以“空阔”二字点出画面的辽远与开阔,引出诗人对这一境界的独特感受。“真何有”三字则表达了在如此广阔的空间中,似乎一切都有可能,又似乎一切都不足挂齿,引发读者对存在的思考。接下来,“诗人境界恢”一句,点明了诗人在此境中的独特体验和情感投射,境界之大,足以包容诗人的思绪与情感。
颔联“室中虚白见,天际蔚蓝开”,进一步描绘了画面的细节。室内之“虚白”与室外之“蔚蓝”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空间的层次感,也暗示了内心的纯净与外界的广阔。室内之“虚白”象征着心灵的空灵与宁静,而室外的“蔚蓝”则代表着大自然的浩瀚与生机。
颈联“今古都陈迹,风尘几俊才”,将视角从具体的画面转向更广阔的时空维度。这里,诗人以“今古”和“陈迹”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杰出人物的怀念。同时,“风尘几俊才”一句,暗含对当代人才的期待与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沧桑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茫茫无限意,我亦独徘徊”,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复杂心情。这里的“茫茫无限意”不仅指自然界的无垠,也包含了对人生、历史、未来的深思。最后一句“我亦独徘徊”,则以诗人的自我形象结束,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邀请,鼓励人们在面对广阔世界时,能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清代文人诗作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