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油衣则漏瓦不漏"起兴,形象地比喻言辞虽婉转(如油衣之润物无声),但寓意深刻,如同瓦片缝隙间透出的光亮,能够引导后人。接下来,诗人通过"谏议微词规乃后",强调了劝谏的重要性,即使言辞轻微,也能起到纠正方向的作用。"罢猎从兹慎驰骤",意在提醒君主打猎时应谨慎行事,以免因纵情狩猎而忽视政务,这体现了对古代帝王的告诫,具有普遍的警示意义。
"禽荒垂戒古今同",进一步指出这种戒备荒废政事的道理适用于任何时代,不论古今。"拒关不纳羸马供",描述了一种拒绝奢华、节俭为国的态度,即使是对待马匹供应也要求节制。最后两句"汉门候,魏笔公",借用了历史典故,暗示君主应当学习汉朝的谦恭和魏国的明智,以贤臣为辅佐,共同维护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讽喻手法,寓言于叙事,表达了对君主的劝诫和对治国之道的深沉思考,体现了清朝诗人程盛修的史家风范和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