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求画》由宋代诗人慕容彦逢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一幅失传古画的想象与赞美。诗中以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比喻,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祭祀场景。
首先,诗的开头描述了这幅画的精美与独特,画中的色彩虽已褪色,但笔触依然清晰可见,仿佛能勾勒出画面的轮廓。接着,诗人通过“隔步看之有若无”的描述,强调了画作的细腻与逼真,即使远观也仿佛能感受到画面的生动。
画中描绘的是古代祭祀仪式的场景,从“刲羊刺鹿”到“巨索悬鼎”,再到“庖人握刀”,一系列的动作和物品的摆放,展现了祭祀前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对“中有一人与众殊”的描绘,通过其独特的装扮和形象,凸显了他在画面中的特殊地位。而“一奴秃首携酒壶”则展示了祭祀过程中的辅助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
诗中还特别提到了“延颈饮之举两腢”,生动地描绘了众人在得到酒后,放下手中的工作,尽情享受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祭祀后的欢愉氛围,也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此是胡中祭天图,故应先日事庖厨”一句,点明了画的主题与背景,暗示了画作可能描绘的是异域或古代祭祀活动的场景。同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幅画的渴望与欣赏之情,将其价值比作“好之不啻千金姝”,充分展现了他对艺术的珍视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失传古画的想象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