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梅一种疏枝清香附萼之花五出与江梅无异但花色微红而五出之上复有一重或十叶或九叶他日皆并蒂双实俗呼为鸳鸯梅昔上林有赵昭仪所植同心梅疑即此也因成四绝(其四)

开花已作鸳鸯侣,著子还成鸿雁行。

旧日同心上林种,至今千载亦流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梅花品种——鸳鸯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鸳鸯梅的独特之处:花朵如同鸳鸯般成对,果实排列如同鸿雁般整齐有序。这种梅花在古代上林苑中曾被一位名为赵昭仪的女性种植,并且具有“同心”的特点,即花朵紧密相连,象征着爱情的纯洁与永恒。诗人通过对鸳鸯梅的赞美,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寄托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的“开花已作鸳鸯侣,著子还成鸿雁行”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鸳鸯梅的形态美,将花朵与果实的排列比作鸳鸯和鸿雁,形象地展示了其独特的视觉效果。而“旧日同心上林种,至今千载亦流芳”则进一步强调了鸳鸯梅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价值,表明这种梅花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历经千年仍然散发着光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到了鸳鸯梅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收录诗词(934)

洪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字:温伯
  •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 生卒年:1117~1184

相关古诗词

次韵蔡瞻明登巾山三绝句(其一)

朝来爽气冠曾丘,急雨惊风正麦秋。

要得云轩聊放目,何妨松径暂低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次韵蔡瞻明登巾山三绝句(其二)

名缰局促祇怀惭,飘忽熙春月过三。

矫首白云千里外,此心无日不江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次韵蔡瞻明登巾山三绝句(其三)

好句联翩见未曾,品题今日欠钟嵘。

登临自有江山助,岂是胸中不得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得二弟消息

倚栏春昼静,花柳自芳香。

消息三州远,尘埃两地忙。

鹊声传近喜,鸿影忆初行。

抄得新书策,归时补墨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