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

元化首万类,圣学极几深。

有如亚圣贤,尚谨殆与淫。

浅见仅一斑,欢喜不自禁。

岂知天地全,于穆千圣心。

嗟哉我学子,进道宜骎骎。

立志务弘毅,异说毋交侵。

仁端验发见,精微试探寻。

超然见大体,皎日破重阴。

重新邹鲁传,挽回韶濩音。

当年不自勉,与物终堙沉。

神龙倏变化,岂复顾泥涔。

有来南山友,更唱共迭吟。

群材欲封殖,杞梓看成林。

慇勤劝学子,逆耳成良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万物由元始而生,圣人的学问深邃无边。
如同亚圣般的贤者,行事谨慎,避免过度。
我们见识肤浅,只能窥见一角,喜悦难以自控。
哪知天地之广大,千圣之心深沉而庄重。
哎,学子们啊,追求大道应迅速进取。
立下志向务必坚定,异见不应干扰内心。
仁德的萌芽显现,精细微妙之处需探索。
超脱凡俗,洞察整体,光明驱散黑暗。
复兴邹鲁的学术传统,恢复淳厚的教诲声。
若早年不自我激励,终将淹没在世俗中。
神龙般的变化莫测,怎会回头看低洼之地。
有来自南山的朋友,一起唱和,交替吟咏。
期待众多人才成长,如同杞梓长成参天大树。
我殷切劝告学子,逆耳的忠言也是良药。

注释

元化:万物的起源。
首:开始。
圣学:圣人的学问。
亚圣:仅次于圣人的贤者。
殆:几乎, 接近。
淫:过度。
浅见:肤浅的认识。
欢喜:喜悦。
岂知:哪里知道。
于穆:深沉而庄重。
骎骎:迅速前进的样子。
弘毅:宏大坚韧的决心。
异说:不同的观点。
仁端:仁德的萌芽。
精微:精细微妙。
超然:超脱世俗。
皎日:明亮的太阳。
韶濩:淳厚的教诲。
堙沉:淹没。
泥涔:低洼之地。
南山友:来自南山的朋友。
封殖:培养成长。
杞梓:优质的木材。
逆耳:刺耳的。
良箴:有益的规劝。

鉴赏

这首诗歌颂了儒家学说,赞美圣贤之道,并鼓励学者追求高尚的品德和深邃的学问。开篇“元化首万类,圣学极几深”表明儒学渊博无穷,涵盖万象。接着“有如亚圣贤,尚谨殆与淫”则是说儒家学说虽不及孔子,但仍然严谨细致。诗人自谦“浅见仅一斑,欢喜不自禁”显示了对儒学的崇敬和个人见识的谦虚。

中间几句“岂知天地全,于穆千圣心。嗟哉我学子,进道宜骎骎。立志务弘毅,异说毋交侵”劝勉学者要胸怀大志,坚持不懈,警惕不同学说相互干扰。接着“仁端验发见,精微试探寻”则是在强调对儒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后半部分“超然见大体,皎日破重阴。重新邹鲁传,挽回韶濩音”描绘了诗人超脱世俗,看透事物本质,并且试图恢复古代儒家学说的光辉和美好音律。紧接着“当年不自勉,与物终堙沉”表现出诗人对个人修养的淡然态度,能够与世间万物和谐共处。

最后几句“神龙倏变化,岂复顾泥涔。有来南山友,更唱共迭吟。群材欲封殖,杞梓看成林”则是描绘了诗人对朋友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共同进步,并且在学问上取得成就,像树木一样茁壮成长。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儒学情怀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同时也透露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操。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同元晦择之游岳道遇大雪马上作

驱车望衡岳,群山政参差。

微风忽南来,云幕为四垂。

炎官挟蓐收,从以万玉妃。

庭荧亦何有,尺璧仍珠玑。

奇货吾敢居,妙意良自知。

林峦倏变化,辙迹平高低。

乔松与修竹,错立呈瑰姿。

清新足遐寄,浩荡多馀思。

平生湘南道,未省有此奇。

况复得佳友,晤言相追随。

茅檐举杯酒,旅榻诵新诗。

更约登绝顶,同观霁色时。

形式: 古风

同游岳麓分韵得洗字

游观不作难,呼舟度清泚。

新晴宿潦净,群山政如洗。

上方著危栏,万象见根柢。

寒泉自可斟,况复杂肴醴。

高谈下夕阳,邂逅玄钥启。

中流发浩歌,月色在波底。

形式: 古风 押[荠]韵

安国晚酌葵轩分韵得成字

桐花三月寒,风雨满江城。

使君晚被酒,千骑过友生。

名谈宿雾捲,逸气孤云横。

挥斥看墨妙,笑语皆诗成。

人物有如此,尔辈赖主盟。

更呼南邻客,共此樽酒倾。

爱我庭下竹,头角方峥嵘。

永怀冰雪姿,宁复世俗情。

新篇一湔祓,凡木不足程。

愿言谨封殖,岁晚长敷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安国置酒敬简堂分韵得柳暗六春字(其二)

公卧百尺楼,馀子可下瞰。

我每奉谈麈,汲古得深探。

身外皆为馀,此道要无憾。

从渠梅雨天,阴晴递明暗。

形式: 古风 押[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