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胡典史所藏简天碧西山南浦图

草堂高人好奇古,手卷画图横尺五。

云是简君之所为,历历西山与南浦。

雁原鹤岭纷孱颜,春水乱入螺蛳湾。

章江杨柳绿如雾,滕阁正在苍茫间。

冥冥官舫北来远,风力渐纾帆渐捲。

天低白浪驿亭孤,云捩黄牛柂楼转。

城中酒楼喧管弦,歌女能舞花如烟。

菰蒲落日凫雁晚,风浪杳渺嗟何年。

反思往时寇围急,列舰旌旗半江赤。

官军血战龙沙屯,东北人家半荆棘。

为君指点寻旧踪,我思简君安得同。

高堂酌酒岁云暮,如见积雪明东峰。

只今风尘尚蒙翳,对此酣歌一歔欷。

丰城龙剑今有无,亦欲看云望奇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胡典史所藏简天碧西山南浦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草堂高人好奇古”,点出主人对古物的兴趣,特别是这幅横尺五的手卷画图。接着,诗人通过“云是简君之所为”表达了对画师简君技艺的赞赏,画面中清晰可见西山与南浦的景致。

诗中“雁原鹤岭纷孱颜,春水乱入螺蛳湾”展现了开阔的自然景象,雁群和鹤岭的细节栩栩如生,春水环绕着弯弯曲曲的河湾。接下来,“章江杨柳绿如雾,滕阁正在苍茫间”描绘了章江两岸杨柳的翠绿和滕王阁的雄伟,画面富有层次感。

诗人进一步通过官舫北来的描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冥冥官舫北来远,风力渐纾帆渐捲。”随后,他将视线转向城中的繁华与落日余晖下的野趣:“城中酒楼喧管弦,菰蒲落日凫雁晚”,对比鲜明。

回顾历史,诗人提及战乱时期:“反思往时寇围急,列舰旌旗半江赤”,与今日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最后,诗人感慨万千,希望与友人简君共饮,表达对简君的怀念以及对时局的忧虑:“高堂酌酒岁云暮,如见积雪明东峰。只今风尘尚蒙翳,对此酣歌一歔欷。”

整首诗以画作引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感慨,展现出诗人对简君艺术才华的敬仰,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杨抱一炼师短歌

道人昔在白鹤山,羽服朝真居上班。

道人今居蛟湖口,雨褐云巾事林亩。

东南连年飞战尘,羌独远引栖其神。

天地清宁本于一,得此以抱宁非真。

吁嗟世之人,跨马而逐鹿。

衮衮驰风波,僛僛触岩谷。

岂知静者为有馀,不矜不竞游玄虚。

攀花行吟石上雪,扫叶坐看林间书。

白家桥东水如练,几度相寻不相见。

珠林月出听箫声,松尾天灯落瑶殿。

我有远意千万重,会骑竹枝双青龙。

明年洞口桃花发,与子踏云潭上峰。

形式: 古风

促促歌

弹刀作歌声促促,深林雀子黄鹯肉。

红船打泊大江心,口唱山前团阵曲。

短襦尽著妇人衣,彯缨如血凌风飞。

自矜主将重骁勇,扶醉当筵骑马归。

水营小军旧推奖,昨日新升万夫长。

掠地还牵农父牛,杀人更请官中赏。

帐前歌舞日纷纷,坐看隔江羊犬群。

传说山前多警报,无人说着大将军。

形式: 古风

送别傅奏差督军储却归吴都事水寨

傅郎青云彦,文彩粲华组。

身骑五色马,出入将军府。

将军控扼水上城,连舻列舰如屯营。

昨朝令下急征饷,科帖星火来南平。

南平频年困供给,小麦秋荒禾未实。

私家何以办公输,流血呻吟更捐瘠。

兵储有程不敢稽,君独悯之增惨悽。

舣舟浦口坐荒寂,落日忍听饥乌啼。

五月香醪得倾泻,席上香蒲绿堪把。

过雨天低白浪中,隔江云出青山下。

豪来起舞情未终,为君感激歌秋风。

东南烽火万里赤,此乐茫茫安得同。

我惭栖遁相逢少,郁郁沉忧更昏晓。

别君三叹拂吴钩,注目云天决飞鸟。

形式: 古风

巢云歌为张彦升赋

君从匡庐来,啸歌白云乡。

白云千叠可揽结,九江秀色何苍苍。

云之来兮茫洋,云之去兮不可以将,触石而起随风飘扬。

问君结巢向何许,洞门遥架三石梁。

薜荔为藉兰为房,明月为佩青霓裳,飘然远在天中央。

手招云中君,为我吹笙簧。

朝日射五色,烂然成天章。

将西息乎昆崙之墟,南憩乎天台之阳。

于以卧八极游四方,锦屏倒照秋水光。

雪片吹落瑶花香,俯视六合中烟尘浩茫茫。

泰山忽破碎,海水成枯桑。

燕鸿越鸟无定栖,凤凰麒麟安可常。

我欲呼谪仙拾琼芳,援斗杓,酌桂浆。

却上匡庐望三湘,湘水深,九嶷长,云之巢,安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