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离家远行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联“十日离家心已稀,愁眉生怕送残晖”开篇即道出离别之苦,十天的离家让主人公的心灵疲惫不堪,愁眉紧锁,生怕夕阳西下,意味着一天的结束,也是离别时间的流逝。
颔联“天涯破镜知谁在,塞外悲鸿去不归”运用比喻手法,将破碎的镜子比作分离的亲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悲鸿”则借用了古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骏马,象征着远行者,暗示其去而不返的无奈与悲伤。
颈联“望到故山心化石,听来杜宇泪沾衣”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望向故乡的山峦,心如石头般坚硬,却难以抑制泪水的滑落,杜宇(即杜鹃鸟)的啼鸣更是触动了内心的柔软,泪水沾湿了衣裳,形象地展现了思念之深。
尾联“五更画角城头月,吹落旗亭促马飞”以夜色中的景象收束全诗,五更时分,城头的画角声伴随着月光响起,仿佛催促着远行之人加快步伐,马蹄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急促,既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也暗示了主人公急于返回故乡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离家远行者的孤独、思念与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