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持国纪日相残,坐视民饥自爱官。
一月旱云三夜雨,等闲摧尽数花兰。
这首诗反映了晚清时期社会动荡和官员腐败的现象。诗人黄节通过描绘"不持国纪日相残",批评那些不顾国家法度,只顾自身利益的权贵,他们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坐视民饥自爱官"。接下来,诗人以自然景象作比,"一月旱云三夜雨"象征着天灾频繁,然而这些官员却无动于衷,"等闲摧尽数花兰",意味着连花草都因他们的冷漠而凋零。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公正清明的渴望。
不详
侏儒不饱朔仍饥,杀夺当前正此时。
庭树野鸦驱宿鸟,几何同不作流离。
张君讯有南行计,王子书来劝北廑。
毕竟一身同越鸟,三年能了故宫文。
诸大重逢鬓亦斑,结庐近水得长闲。
因循便过榴花节,未必能寻湖上山。
半塘水戏珠江曲,兵事荒凉过十秋。
争利杀人南北一,老来吟叹海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