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何凤来读书西山

是尔栖迟处,西山爽气增。

孤亭悬树杪,小径入云层。

谷鸟啼窗竹,岩花缀涧藤。

冷光摇碧霭,岚彩冒疏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西山一处宁静而幽美的读书之所。首句“是尔栖迟处”,点明了地点,暗示这是一个适合静心读书的地方。接着,“西山爽气增”一句,通过“爽气”二字,生动地描绘出西山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气候,为读者营造了一种舒适、清新的环境氛围。

“孤亭悬树杪,小径入云层。”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此处的自然景观。孤亭高悬于树梢之上,与周围的树木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格外醒目;小径蜿蜒曲折,深入云雾之中,既增添了神秘感,也体现了此处的幽静与隐逸。这两句通过“孤亭”与“小径”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空间。

“谷鸟啼窗竹,岩花缀涧藤。”这两句则聚焦于声音与色彩的描绘。山谷中的鸟儿在竹林间啼鸣,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岩石上的花朵点缀在溪边的藤蔓上,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也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美丽。通过声音与色彩的交织,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面。

最后,“冷光摇碧霭,岚彩冒疏灯。”这两句以光影的变化收尾,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神秘。冷光在碧绿的雾霭中摇曳,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而远处的灯光穿透雾气,与周围的景致相映成趣,既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又不失几分神秘与浪漫。这样的结尾,不仅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西山读书之所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读书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语言,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与愉悦。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越王故苑

废苑郁迢迢,霸图尚未销。

落花如有恨,片片度溪桥。

鸟学歌声涩,云疑舞袖飘。

谁将千古意,指点认前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自省还洞中作

牢落倦游归,萧然掩旧扉。

藓留题处墨,荷换去时衣。

一雨秋阴淡,孤峰倒景微。

晚来新水到,垂钓坐苔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寒食感怀

由来寒食节,风雨倍悽然。

人世犹如此,夜台殊可怜。

垂杨烟漠漠,荒垄草芊芊。

向晚乌啼急,双飞集墓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林阳仲携诸子月夜过访余走逆城南不值赋此寄之

共拟探幽去,如何踏雪来。

不知萝月下,曾否荜门开。

行迹馀芳草,留题觅古苔。

冷然清兴尽,何异剡溪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