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崔舍人(其二)

久托奎躔照,仍从璧水游。

冲襟粲星斗,高议炳阳秋。

磊落观材杰,凋零悼世浮。

传家真骥子,努力绍先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长久以来仰赖奎星的照耀,继续在璧水间畅游。
胸怀开阔如星辰璀璨,高谈阔论照亮了秋天的晴空。
欣赏人才的卓越,感叹世事的兴衰无常。
家族中真正的英才,要努力继承先人的遗志。

注释

奎躔:古代天文学中的奎宿和躔度,这里指星辰。
璧水:象征清澈的水流或美好的环境。
冲襟:敞开胸怀,形容人的心胸宽广。
星斗:星星和北斗,代指明亮的天空。
阳秋:秋季,也比喻公正无私的评论。
磊落:光明磊落,坦荡。
材杰:杰出的人才。
凋零:凋谢,衰败。
悼:哀悼,感慨。
真骥子:真正的千里马,比喻有出息的后代。
先猷:祖先的遗策或先贤的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有开的《挽崔舍人(其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文学造诣。

首句“久托奎躔照”中的“奎躔”,在古代天文中指的是星宿之名,托于星辰之间,可见诗人对宇宙万物有着深刻的观察与思考。接下来的“仍从璧水游”则描绘了诗人在璧水之滨漫步的情景,这里的“璧水”,通常指的是清澈透明的水,可能是实指某一具体河流,也可以是虚指心灵世界中的净化。

第三句“冲襟粲星斗”中,“冲襟”形容诗人胸怀宽广,不受世俗羁绊,而“粲星斗”则直接描写了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紧接着的“高议炳阳秋”,通过“高议”表达了作者站在高远的立场上对时事进行深入讨论的态度,而“炳阳秋”则是用来形容明媚的秋日阳光,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诗的下半部分,“磊落观材杰”中,“磊落”形容物象林立,一派繁华,而“观材杰”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鉴赏与欣赏。紧接着的“凋零悼世浮”表现出诗人对于世事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传家真骥子,努力绍先猷”,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希望后代能够继承与发扬光大祖上的优秀遗产。这里的“真骥子”指的是真正的英才,而“绍先猷”则强调了后人应当继续前人的志向和抱负。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于时事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雅的情操。

收录诗词(5)

方有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擢(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进士第,年己近四十,授左迪功郎、(江西)建昌军南丰(县)尉。丁外艰,调建宁府政和(县)簿,改特监潭州南岳庙,襄阳府学教授。还至吴中,与诸寓公游而乐之,将卜居焉。遇疾,遂不起,享年六十有三。明年(绍熙元年,1190),王蔺亦以台评去国,公论始伸。又明年,诏复元官,朝野莫不悲公之不及见也。据此状,生于1127年,卒于1189年。据《淳安县志》

  • 字:躬明
  • 生卒年:1127—1189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钓台

七里滩边,江光漠漠山如戟。渔舟一叶。

径入寒烟碧。笑我尘劳,羞对双台石。身如织。

年年行役。鱼鸟浑相识。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满江红.钓台

跳出红尘,都不顾、是非荣辱。

垂钓处、月明风细,水清山绿。

七里滩头帆落尽,长山泷口潮回速。

问有谁、特为上钩来,刘文叔。貂蝉贵,无人续。

金带重,难拘束。这白麻黄纸,岂曾经目。

昨夜客星侵帝座,且容伸脚加君腹。

问高风、今古有谁同,先生独。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江上晚望

柳边茅舍倚渔矶,沙上轻禽贴水飞。

千顷夕阳秋练净,谁家一叶晚来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舟行江上

平林漠漠暝烟齐,竹树萧疏望眼迷。

相唤几声何处雁,断霞明处一行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