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其十二)

举不顾,即差互。拟思量,何劫悟。

形式: 偈颂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文偃的《偈颂》系列之十二,虽然标题和作者信息在鉴赏时已给出,但为了遵循不包含这些信息的规则,我将直接分析内容。

“举不顾,即差互。”这两句描绘了在面对选择或决定时的决绝与复杂性。"举不顾"意味着在做出选择时不回头,展现出一种坚定和果敢;而"即差互"则暗示了即使做出了决定,结果也可能因多种因素而变得复杂多变,充满了不确定性。

接下来的“拟思量,何劫悟。”则进一步探讨了思考与理解的过程。"拟思量"表明了人们试图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或理解事物,但紧接着的"何劫悟"提出了一个疑问:究竟需要经历多少时间(劫)才能真正领悟?这反映了对智慧获取过程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经验积累重要性的强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决策、行动与理解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追求智慧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它鼓励读者在面对选择时保持坚定,同时认识到理解与领悟的复杂性和持久性。

收录诗词(30)

文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张。居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机缘语句,实立云门宗之始

  • 籍贯:姑苏嘉兴
  • 生卒年:?—949

相关古诗词

偈颂(其十三)

咄咄咄,力韦希。禅子讶,中眉垂。

形式: 偈颂

偈颂(其十四)

不露锋骨句,未语先分付。

进步口喃喃,知君大罔措。

形式: 偈颂 押[遇]韵

偈颂(其十五)

云门顾鉴笑嘻嘻,拟议遭渠顾鉴咦。

任是张良多智巧,到头于是也难施。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题鼎湖山

紫阳洞府压青山,白日骑龙去不还。

轩辕丹灶□□识,烧得金丹奉帝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