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山》由清代诗人许梦青所作,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山景图。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山林间的美丽景象。
首句“不须一笑也嫣然”,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色以生动的情感,即使无需微笑,山间之景也自有一种妩媚动人之处。接着,“卅六芙蓉二月天”一句,将山中的花朵比作三十几朵盛开的芙蓉,生动地描绘了二月春日里繁花似锦的景象。
“绿到平芜青到郭”两句,通过“绿”与“青”的色彩对比,展现了山野间从低处到高处逐渐变化的层次感,仿佛绿色蔓延至平原,青色延伸至城郭,营造出一幅广阔而深远的画面。
“晚宜夕照晓宜□”中的“□”字留白,暗示了早晨或傍晚时分,阳光洒在山间的不同景象,让人想象晨光初照或夕阳西下时,山色如何更加迷人。
“美人窈窕姿多妙,花草精神态转妍”两句,将人与自然巧妙结合,美人与花草相映成趣,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好,也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最后,“最是桃源春更好,满溪红雨武陵船”以桃花源的典故,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满溪的桃花如同红雨般飘落,武陵船则象征着寻觅桃花源的旅程,既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也寓意着春天带来的希望与生机。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山林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