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春歌二十首(其十九)

思见春花月,含笑当道路。

逢侬多欲擿,可怜持自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月下,女子独自行走于道路之中的情景。通过“思见春花月,含笑当道路”两句,诗人巧妙地将春花与明月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春花与明月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愉悦与期待。

“逢侬多欲擿”,这里的“侬”指的是女子自己,“擿”则可能是指摘取或采摘。这句话表达了女子在行走过程中,对沿途的美好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喜爱,想要去接触、感受它们的愿望。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感知和热爱。

“可怜持自娱”,最后两句则点明了女子独自一人行走的原因——为了自我娱乐。这不仅体现了她独立自主的性格,也反映了古代女性追求精神生活的一面。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更揭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夜行人的美好画卷,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以及个体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普遍愿望。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夜四时歌.夏歌二十首(其一)

高堂不作壁,招取四面风。

吹欢罗裳开,动侬含笑容。

形式: 古风

子夜四时歌.夏歌二十首(其二)

反覆华簟上,屏帐了不施。

郎君未可前,待我整容仪。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子夜四时歌.夏歌二十首(其三)

开春初无欢,秋冬更增凄。

共戏炎暑月,还觉两情谐。

形式: 古风

子夜四时歌.夏歌二十首(其四)

春别犹春恋,夏还情更久。

罗帐为谁褰,双枕何时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