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

澒洞四山没,万籁无遗声。

群飞喜凌乱,遍积爱宽平。

呈姿碧树立,照影方池清。

出户延幽意,斋心谢群灵。

幸有丰年望,初无丝竹情。

取乐付诸少,焚香观道经。

何事冲寒久,微吟诗句成。

形式: 古风

翻译

浩渺的山谷淹没在四周,万籁俱寂没有一点声音。
群鸟飞翔喜欢乱舞,满地堆积都爱宽阔和平的环境。
翠绿的树木展示着姿态,映照在清澈的方池中。
出门迎接幽深的意境,斋心感谢天地万物的恩赐。
庆幸的是期待丰收之年,心中并无世俗音乐的欲望。
把快乐寄托给年轻的时光,点燃香火研读佛经。
为何在严寒中停留许久,低声吟诵诗句才得以舒缓。

注释

澒洞:形容广大无边。
没:淹没。
万籁:各种声音。
遗声:遗留的声音。
凌乱:杂乱无章。
宽平:开阔平坦。
呈姿:展现姿态。
碧树:翠绿的树木。
方池:方形的池塘。
清:清澈。
幽意:深远的意境。
群灵:万物。
丰年:丰收之年。
丝竹:音乐。
诸少:年轻的时光。
道经:佛经。
冲寒:冒着寒冷。
微吟:低声吟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幽静的山谷景象,诗人张嵲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大自然在雪中的宁静与纯净。"澒洞四山没"一句,便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氛围,山峦被厚重的雪覆盖,仿佛进入了一片无声的世界。

"万籁无遗声"表达了雪后的寂静,连细小的声音都不再存在。紧接着"群飞喜凌乱,遍积爱宽平"则描绘了雪花纷飞、积聚成堆的景象,这里的“喜”字流露出诗人对这份宁静所带来的美好情感。

接下来的"呈姿碧树立,照影方池清"展示了雪后树木和水面的明净,"碧树"和"方池"的用词突出了景物在雪后的纯洁与宁静。

"出户延幽意,斋心谢群灵"则是诗人走出家门,感受着这份宁静的心境,同时对自然万物表示感激。这里的“延幽意”表达了诗人想要延续这种宁静的情怀,而“谢群灵”则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一切的感恩之情。

"幸有丰年望,初无丝竹情"一句,诗人庆幸自己能够在这样一个丰收的年份中欣赏到这般美景,同时也表达了对音乐和文学创作的淡然,因为在这样的宁静氛围中,他感到不需要这些艺术形式来增添情感。

最后,“取乐付诸少,焚香观道经”则是诗人选择简单的喜悦,并通过焚香和阅读道家经典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何事冲寒久,微吟诗句成"这两句,则是诗人在寒冷中久久地沉浸于诗意之中,最终完成了这首诗。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和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通过内心修养来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喜晴

阳春今已归,孟夏饶草莽。

积雨树阴成,新晴渚蒲长。

前山涧水喧,隔竹黄鹂响。

一径度乔林,涓流会心赏。

野静阒无人,萧条成独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喜晴

一春黄雾暗,今旦天始清。

林姿明积雨,水色澹初晴。

好鸟关关啭,新泉决决鸣。

前山有佳色,聊以驻幽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寒食日儿辈游尼庵戏作

杂英满树春欲过,修竹参云万馀个。

头陀云顶出迎宾,恐是当时刘铁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个]韵

寒食行

寒食由来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垄。

两京道上松柏多,尽是王公大家冢。

伊昔年年当此时,钿车宝马相追随。

纷纷锦树满原野,暖风迟日争光辉。

草间烧纸树间哭,罗列杯盘乌攫肉。

侵晨祭罢薄暮归,旋风剪剪吹馀灰。

尔时马医夏畦鬼,亦受子孙追养礼。

丰薄由来称有无,咸具盘餐致醪醴。

家家丘坟各为主,何人垄上无新土。

自从遭乱去乡关,几岁松楸不曾睹。

况复其间多发掘,孝子慈孙泪如雨。

流落他州遇火前,去年如此复今年。

新阡旧垄祇回首,无复原头挂纸钱。

君不见东都之傍永安道,车辙平来生碧草。

四时祠祭今寂然,五陵春树生苍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