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鸿飞台

拄杖秋登何处台,天高风急雁声回。

疏林红叶纷纷下,绕径黄花细细开。

此地崔嵬聊试脚,明年强健更衔杯。

绿樽乌帽随时足,无用白衣人送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登高远眺的场景,充满了深秋的韵味与哲思。

首联“拄杖秋登何处台,天高风急雁声回”,以“拄杖”点明登山之态,秋日登高,天高云淡,风急雁鸣,营造出一种开阔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诗人选择在这样的季节和环境下登高,似乎在寻求心灵的寄托或思考。

颔联“疏林红叶纷纷下,绕径黄花细细开”,细腻地描绘了秋景之美。红叶飘落,黄花点缀,色彩对比鲜明,展现出秋天特有的生机与静谧。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幅生动的秋日画卷之中。

颈联“此地崔嵬聊试脚,明年强健更衔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乐观态度。站在高处,虽是暂时的停留,但对未来充满信心,期待来年身体康健时再次欢聚畅饮。这一联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尾联“绿樽乌帽随时足,无用白衣人送来”,以“绿樽”和“乌帽”描绘了饮酒的场景,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享受。同时,“白衣人送来”可能象征着朋友的陪伴与慰藉,增添了诗中的人情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登高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豫章别彭养直

荔子欲丹蕉叶黄,别君南浦正凄凉。

九疑隔岭共明月,万里穷途非故乡。

坐见浮云更百态,行吟秋水动三湘。

金鸡放赦知何日,尚许生还天一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任子严江西运干

正坐惩羹吹冷齑,送君那复有新诗。

明朝便恐隔千里,抱病何由把一卮。

西蜀文章自家法,江南烟雨上楼时。

东湖滕阁多佳兴,落笔端能寄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留别黄子默

回瞻人在斗南边,目断湘中万里天。

驱马又过衡岳寺,携家却上洞庭船。

江湖足了平生事,文字岂徒今世传。

不共离亭一樽酒,行看待我著归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郭伟节段廷直见寄二首(其一)

山灵未忍勒铭移,空有寒鸦噪竹枝。

二妙相逢春雾里,老夫将窜夜郎时。

传看尺素双鱼尾,突过黄初数子诗。

不上沅江探奇绝,平生谁肯一来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