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元城吴令暗为荅

背阙归藩路欲分,水边风日半西曛。

荆王枕上原无梦,莫枉阳台一片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背着行囊踏上返回封地的路,夕阳映照在水边,天色已近黄昏。
荆王(楚王)即使在梦中也没有思念,不必为他徒劳地化作一片云飞向阳台。

注释

背:背着。
阙:宫殿。
归藩:返回封地。
路:道路。
欲:想要。
分:分开,此处指分别。
水边:河边。
风日:风和日丽。
半西曛:夕阳西下,天色昏暗。
荆王:古代楚国国王,这里泛指。
枕上:梦中。
原:本来。
无梦:没有思念或梦境。
莫枉:不必徒然。
阳台:古时楚国民间传说中的神女居住的地方。
一片云:比喻女子化身的云彩。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词人李商隐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从鉴赏角度来看,这四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和意象。

"背阙归藩路欲分":这里的“阙”指古代宫殿前的望阙,“藩”则是藩篱,常用以比喻边疆或地方的屏障。诗人通过“背阙归藩路欲分”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即将告别都城返回边远地区任职的心情。

"水边风日半西曛":这句中,“水边”营造出一种静谧的自然环境,“风日半西曛”则传递了一天渐渐落幕、阳光西斜的情景,给人以淡淡哀愁之感。

"荆王枕上原无梦":“荆王”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人物或地点,这里用来比喻远方的友人。诗人表达了自己夜晚躺在枕头上,心中虽然思念远方的朋友,但却一片茫然,没有梦境可以带他与友人相会。

"莫枉阳台一片云":“阳台”常用以指高楼或望台,“一片云”则象征着诗人的思绪。这里诗人通过“莫枉阳台一片云”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站在高处眺望,心中却只有一片迷离的云,暗喻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易实现的相见之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因距离而生的孤独与寂寞。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代应

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谁与王昌报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代应二首(其一)

沟水分流西复东,九秋霜月五更风。

离鸾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代应二首(其二)

昨夜双钩败,今朝百草输。

关西狂小吏,惟喝绕床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代秘书赠弘文馆诸校书

清切曹司近玉除,比来秋兴复何如。

崇文馆里丹霜后,无限红梨忆校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