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方君孺人刘氏哀诗二首(其二)

伯姊真贤妇,闺门行可师。

虽从合祔礼,似欠悼亡诗。

壁已空遗挂,碑谁补色丝。

嗟乎何及矣,托此识余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的大姐姐真是个贤淑的妇人,她的行为举止可以作为女性的典范。
尽管她遵循了合葬的礼仪,但似乎缺少对亡者的哀悼诗词。
墙壁上原有的挂饰已经空无一物,墓碑上的色彩也无人再添补。
唉,一切都来不及了,只能通过这首诗来寄托我对她的哀思。

注释

伯姊:兄长或姐夫的姐姐。
贤妇:品德高尚、持家有道的女子。
闺门:内室,指女子所居之处。
师:榜样,典范。
合祔礼:古代夫妻死后合葬的礼仪。
悼亡诗:追悼去世亲人的诗歌。
壁已空遗挂:墙壁上原有的装饰品已不存在。
碑:墓碑。
补色丝:添加色彩以装饰墓碑。
嗟乎:感叹词,表示惋惜或遗憾。
何及:来不及,无法挽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教授方君孺人刘氏哀诗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刘克庄在赞颂一位贤良的妇女,其德行值得后世效仿。开篇两句“伯姊真贤妇,闺门行可师”表明这位女性不仅品德高尚,而且她的家风也很好,是可以作为榜样的。

诗人通过“虽从合祔礼,似欠悼亡诗”一句,表达了对逝者的一种怀念之情,似乎觉得即使是按照古代的丧葬礼仪来进行哀悼,也不足以表达自己对这位贤妇的思念。

接下来的“壁已空遗挂,碑谁补色丝”则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情景。墙上原本悬挂的物品已经不见,石碑上的文字也变得模糊不清,没有人能够恢复其原有的颜色和光彩。这两句诗通过对空寂场景的描写,强化了诗人的哀思之情。

最后,“嗟乎何及矣,托此识余悲”则是诗人发出的一种感叹和无奈。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丧失,同时通过这首诗来寄托自己对逝者的哀思。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怀念与哀思的诗作,反映出古人对于贤良之士的崇敬,以及面对逝去生命时深沉的悲痛。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教授方君孺人刘氏哀诗二首(其一)

古昔尊年德,今谁问孝廉。

空烦推毂荐,不合相轮尖。

郕叟行歌乐,台卿自志谦。

嗟予老而秃,何以发幽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晚出

晚出别村干,夜深徒步归。

饭犹悬早稼,衣尚在邻机。

关塞秋防急,田园岁入微。

喟然投耒叹,事事与心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晚春

花事匆匆了,人家割麦初。

雨多田有鹳,潮小市无鱼。

秃笔回僧简,褒衣看古书。

经年稀见客,磬折转生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晚悟

晚悟才为祟,深居学养生。

乃知景升子,差胜少游兄。

绝涧携瓶汲,空山抱耒耕。

儿孙听苦语,世世勿谈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