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故乡人

我家已破出他乡,如连如卓方阜昌。

岂料囊金随后散,一齐开铺鬻文章。

我今滨死秪如许,二友犹堪望轩翥。

从头借问向来谁,十室九人非旧主。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在异乡家中破败,如同连绵的卓方城邑正繁荣昌盛。
未曾想到,我积累的钱财很快就散尽,全都用来开店贩卖文字。
如今濒临死亡,也只能如此,两位朋友还能期待我振翅飞翔。
从头询问过去的人们,十户人家中九家已非我旧日主人。

注释

我:指代诗人自己。
他乡:指诗人所处的异地。
连如:形容连续不断。
卓方:地名或形容繁盛。
阜昌:繁荣昌盛。
囊金:积蓄的钱财。
随后散:很快散尽。
鬻:卖。
文章:这里指代文学作品。
滨死:濒临死亡。
犹堪:还能够。
轩翥:比喻振翅高飞。
向来:过去。
十室九人:大多数人都。
旧主:原来的主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沈括所作的《赠故乡人》。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变迁的感慨。首句“我家已破出他乡”描绘了家庭的衰落和自己被迫离开故乡的境况,暗示了世事沧桑。接下来的“如连如卓方阜昌”则与前句形成对比,形容故乡在他乡的发展繁荣,似乎并未因诗人的困顿而停滞。

“岂料囊金随后散,一齐开铺鬻文章”进一步揭示了诗人曾经拥有财富,但如今却只能靠卖文为生的境遇,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诗人感叹:“我今濒死祇如许”,表达出对生命的绝望和对未来的悲观。

然而,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时刻,诗人仍寄希望于友情,“二友犹堪望轩翥”,意指还有两位朋友能够给他精神支持,如同鸟儿展翅飞翔。最后两句“从头借问向来谁,十室九人非旧主”揭示了故乡人事的更迭,昔日熟悉的邻里如今大多已经物是人非,令人唏嘘不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遭遇和故乡的变化,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63)

沈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 字:存中
  • 号:梦溪丈人
  • 籍贯: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公元1031~1095年

相关古诗词

赠高待聘

待聘先生二十六,弟子满堂脩几束。

下床一面月几千,有客市廛钱别录。

为儿不诵杞菊篇,举箸欠鱼须要肉。

老夫弱冠奇一秋,飘零来问君平卜。

先生称我有隽才,满县青矜皆拭目。

一日仅能赴三饭,折简叩扉知几幅。

今夜酒移明夜醉,凌晨乞展黄昏速。

四边延我入师席,席则有馀身不足。

高子行年已若干,更度四期心从欲。

月钱祗直晓点心,薪蔬尽此携儿畜。

抱书谁肯访吾门,看君有是犹沾禄。

井泉比旧百倍深,汲人绠短无麻续。

时去技精分愈穷,时来浅学难逃福。

贩商射利偶赢馀,便诧巧谋能润屋。

莫待黄金当散时,舟车到处遭颠覆。

形式: 古风

初夏郊行

羽檄暂稀槐昼永,出郊远眺得神清。

田间野水纵横注,林外娇莺自在鸣。

为羡僧闲逢寺饮,要知民乐绕村行。

逢迎尚有山花在,见识闻香不识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游武夷作(其二)

来为群元扣右扉,香生琼宇碧油围。

前驺所过风俱静,幽鸟不惊云与飞。

清啸一山旋暮角,和蒸九曲未秋衣。

胜游英槩真奇遇,卷入豪端放棹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武夷筑精舍

浮世何尝有定居,惬情便可著茅庐。

久知名利为缰锁,爱此溪山似画图。

种菊疏篱慕陶令,栽梅浅水学林逋。

只须此地延风月,休问君王乞鉴湖。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