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夜哭

壬辰固原州,七月九日夜。

悲风挟奇响,飘萧绕官舍。

始闻唱吁喁,答和幽呜乍。

陡如天哭倾,万声向耳泻。

能令旱雷涕,足使壮心怕。

须臾传鼓急,灵州败军下。

甲骑五千人,一战死宁夏。

更为侧耳听,秦声属垣榭。

椎胸乱更点,跳地动兵架。

极痛远模糊,情语杂号哑。

父伤老莫终,妻悲我空嫁。

兄弟相悲吟,手足安所借。

别有儿女啼,似将总督骂。

骂绝声更哀,鸡鸣不肯罢。

明日边骑来,捷书覆黄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原州夜哭》,是明代诗人姚士磷所作。诗中描绘了在壬辰年固原州的一次战役之后,夜晚时分,士兵们在官舍中哭泣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痛苦与哀伤。

开篇“壬辰固原州,七月九日夜”,点明时间地点,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接着,“悲风挟奇响,飘萧绕官舍”以自然界的风声作为引子,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随后,“始闻唱吁喁,答和幽呜乍”描绘了士兵们的哭泣声,既有开始的低沉,又有随后的回响,表现了情感的复杂与深沉。

“陡如天哭倾,万声向耳泻”进一步强化了哭泣声的震撼力,仿佛整个天空都在哭泣,无数声音汇聚于耳畔,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无助。接下来,“能令旱雷涕,足使壮心怕”运用夸张手法,将哭泣声比作能让旱地生出泪水,让勇士心生畏惧,形象地表达了哭泣声的强烈感染力。

“须臾传鼓急,灵州败军下。甲骑五千人,一战死宁夏”描述了战事的激烈与惨烈,五千甲士在一场战斗中丧生,揭示了战争的无情与残酷。最后,“更为侧耳听,秦声属垣榭。椎胸乱更点,跳地动兵架”继续描绘士兵们的哭泣情景,通过动作细节如捶胸、跳跃等,进一步展现他们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极痛远模糊,情语杂号哑”则表达了哭泣声的混乱与难以分辨,以及士兵们在极度悲伤中的语言表达困难。接着,“父伤老莫终,妻悲我空嫁。兄弟相悲吟,手足安所借”描绘了亲人之间的哀悼与无助,凸显了战争对家庭和社会的破坏。

“别有儿女啼,似将总督骂。骂绝声更哀,鸡鸣不肯罢”通过儿童的啼哭与对总督的责骂,进一步深化了战争给无辜者带来的痛苦。最后,“明日边骑来,捷书覆黄帕”暗示了战争的结束,但胜利的喜悦无法掩盖战争带来的伤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对社会的破坏,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收录诗词(19)

姚士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沈白生吏部北上

蓬勃秋风动船鼓,夹水芙蓉照行路。

贫病还怜一老生,强起高歌送铨部。

歌中历历何所言,太平枢机在典铨。

不道先朝道先代,丁亥巳后甲午前。

句馀当湖三太宰,朝宁因之颜色改。

神鼎诛魂死湿灰,鬼工折气生风采。

于时曹署谁最雄,惟顾掌选赵考功。

置身每当特立地,纵翮便可双摩空。

自兹倒置名实紊,用人言资怒言品。

计书堪作党人碑,野计应多辨奸论。

祗今当轴能改弦,公称今日山巨源。

伫看启书荐才贤,手揭名教悬中天。

形式: 古风

赠顾道民

耳中有君如古人,得见人与青山春。

雄杰从来名姓重,谈对愈觉肝肠真。

破琴长铗角弓靶,当今谁为用君者。

自怜有足不能飞,犹笑零丁脚如马。

形式: 古风

送郁伯承同朱太史游天台

多君慕雄胜,贾勇向仙山。

抽毫染霞气,题诗苍翠间。

胸中别会生烟树,眼青如山口瀑布。

见藏太史几函书,掷碎兴公一篇赋。

君看天台我看君,看君衣上归来云。

形式: 古风

赠吴少君

忆过松院夕,容鬓念年时。

能老人翻怪,贪幽自不知。

无家依密友,有杖当佳儿。

为问帘前雪,应催昨夜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