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庄小憩林掌教陈别驾枉顾谢之

路转长林小径深,客车门外送来音。

乘风野鹤云间落,对橘仙翁日下临。

挂月未忘千乘事,采芝犹动缙云心。

独惭社酒非琪品,空使山花笑盍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廷鹄在报恩庄小憩时,与林掌教陈别驾相逢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雅的和谐交融。

首联“路转长林小径深,客车门外送来音”,以转角处的长林和幽深的小径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随后,“送来音”则暗示了远方传来的声响,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期待。

颔联“乘风野鹤云间落,对橘仙翁日下临”,通过“野鹤”与“橘仙翁”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野鹤在云间自由翱翔,象征着超脱世俗的自由精神;而橘仙翁则在日光之下显现,寓意着智慧与长寿。这两者相对,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颈联“挂月未忘千乘事,采芝犹动缙云心”,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交织在一起。“挂月”暗示夜晚的宁静与思考,“千乘事”则代表了繁杂的人世事务,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宁静之中,但心中仍牵挂着世间之事。“采芝”则是古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象征,而“缙云心”则可能指代对道德与理想的坚守。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平衡。

尾联“独惭社酒非琪品,空使山花笑盍簪”,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提供上等佳肴招待客人的歉意,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山花的笑声似乎是对诗人歉意的一种宽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豁达与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还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6)

郑廷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调仪制郎,升吏科给事中,晋工科左给事,擢江西提学,迁江西参政。以母老乞归,筑室石湖,著书自娱,累荐不起。祀乡贤。著有《藿脍集》、《兰省集》、《掖垣集》、《学台集》、《石湖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九、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等有传。诗,以明陈是集编《溟南诗选》(民国二十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卷二所收郑诗为底本,参校同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海南丛书》第六册所收之《石湖遗集》。集外诗附于后

  • 字:元侍
  • 号:一鹏
  • 籍贯:琼山

相关古诗词

五指山

五峰峻削拱炎州,探日批风迥未休。

石磴共看黄鹤度,松门直与白云浮。

长安北望空秦观,吴会东来越楚丘。

捧日自当登绝顶,君平休道犯牵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张南川春元省觐北还因上春官

春晴海上锦帆开,万丈龙涛转曲隈。

日下鲸波飞绮縠,镜中仙屿出楼台。

彩衣尚恋黄堂梦,兰省新招白凤才。

献赋他年回首处,五峰云外是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拨闷

不须半滴云安酒,一日一吟工部诗。

才自沾唇动颜色,何妨破量尽酴醾。

风来人醉楼堪倚,日落云横盏亦欹。

大笑也应忘俗虑,夜来何以谢良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乘凉至夜分闻笛声

独坐方亭海月孤,东风楼上报更壶。

香销人定凉初至,露下天高暑若无。

何处落梅吹绿水,几回高枕就青奴。

岭壖五月空惆怅,半夜鸡声起壮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