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富贵何曾润髑髅,直须淅米向矛头。

血雠此日逢三怨,风鉴生平备九流。

瓢饮不甘颜巷乐,市钳真有楚人忧。

世间安得如川酒,力士铛头醉死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感事》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所作,通过对比富贵与贫贱,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道德原则的深刻思考。

首联“富贵何曾润髑髅,直须淅米向矛头。”以反问的形式,揭示了富贵并不能真正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困扰和痛苦。这里将富贵比作难以触及的矛头,而“淅米”则象征着日常生活的琐碎与艰难,形象地描绘了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精神世界的空虚和挣扎。

颔联“血雠此日逢三怨,风鉴生平备九流。”进一步探讨了人性中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人们在面对仇恨时,可能会陷入深深的怨恨之中;另一方面,人生的经历使人在面对各种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时,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他人,积累丰富的处世经验。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经历价值的认可。

颈联“瓢饮不甘颜巷乐,市钳真有楚人忧。”通过对比“颜巷乐”(颜回之乐,指在贫困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快乐)与“市钳”(市场上的小商贩)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不同生活态度的反思。元好问认为,真正的快乐不应仅仅依赖于物质的丰富,而是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同时,他也对那些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们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尾联“世间安得如川酒,力士铛头醉死休。”以酒喻人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元好问希望人们能够像享受美酒一样,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同时也暗示了对逃避现实、寻求解脱方式的批判。通过这一联,诗人传达了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真正价值的追问。

综上所述,《感事》一诗通过对富贵与贫贱、人性复杂性、生活态度以及生命意义的探讨,展现了元好问对于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兴

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

道路常教车历鹿,功名唯有鬓飘萧。

勤如韩子初无补,晚似冯公岂见招。

五十三年等閒里,一窗风叶雨潇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甲辰三月旦日以后杂诗二首(其一)

濈濈猩红闹晓晴,攒头真似与春争。

舒开杨柳聊相映,瘦杀寒梅枉自清。

粉艳低回工作态,绛唇寂寞独含情。

画图只爱残妆好,未信徐郎解写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甲辰三月旦日以后杂诗二首(其二)

密雾轻尘细洒匀,绿云红雪一番新。

风光烂熳供欢席,酒味清醇似主人。

落落湖山如有喜,欣欣鱼鸟亦相亲。

新诗写入奚奴锦,从此他乡不算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紫牡丹

梦里华胥失玉京,小阑春事自升平。

只缘造物偏留意,须信凡花浪得名。

蜀锦浪淘添色重,御炉风细觉香清。

金刀一剪肠堪断,绿鬓刘郎半白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