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在八月二十三日,为纪念其亡故三年的父亲而作。诗中充满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与哀思。
首联“逝水驰驹岁月迁,音容莫睹竟三年”,以流水和飞马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时光飞逝,父亲离世已三年之久,音容笑貌再也无法见到的悲痛之情。
颔联“劬劳忍诵蓼莪什,继序时惭访落篇”,提到自己在父亲生前未能尽孝,现在只能通过诵读《蓼莪》这样的悼亡诗来表达哀思,同时感叹自己未能及时完成父亲未竟之事,内心充满愧疚。
颈联“恻恻沾裳寒露晓,凄凄对景暮秋天”,描绘了清晨寒露沾衣的凉意和傍晚秋景的凄凉,以此象征内心的悲伤与哀愁,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面对父亲逝世后的孤独与哀痛。
尾联“䁀湖在望龙髯杳,仰首高旻泪涌泉”中,“䁀湖”可能是指诗人遥望的湖泊,而“龙髯”则象征着父亲的长须,如今已不见踪影。诗人抬头仰望天空,泪水如泉水般涌出,表达了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与哀悼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哀思,体现了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的深情与哀婉。